膠東在線5月7日訊(通訊員 姜震 王路廣)為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煙臺農商銀行把農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作為當地支農新載體,扶持當地有特色的專業合作社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經營。隨著煙臺農商銀行的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匯入農田,現代農業轉型和農業產業化不斷深入,銀企合作、銀農合作亮點頻出,在這其中牟平區松嵐后村的高標準矮化蘋果園成為了一個典型項目。
梯田是人定勝天的奇跡,現如今在牟平區松嵐后村東邊的一層層梯田變成了坡地,一條條水管在農田地下穿行,一臺臺大型機械在地上馳騁,一棵棵矮化新品種樹苗站直了腰桿。340畝高標準蘋果園輪廓初現。
村經濟發展突破口緣何選擇高標準蘋果園?村黨支部經過了深思熟慮認真調研,決定把村黨支部書記、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理事長鄒軍波的示范園復制再放大。鄒軍波自己有一片60畝的小果園,他稱之為矮化果蔬基地實驗園。2019年,他這2人管理的60畝果園7萬個蘋果賣了70萬元。一個蘋果賣10塊錢,并且還是上門來買,讓種了一輩子蘋果的果農感覺不可思議。
“我們村里的蘋果樹樹齡有30多年了,人老、樹老、蘋果老,產值低不說,每家單打獨斗效率低下,打破目前的僵局勢在必行。”鄒軍波說。村干部和村民們幾經商議下定決心把村東的果園徹底淘汰,改種新品種,規模化種植。“我們對新果園有信心。冬天我們把樹都伐了。梯改坡整合土地資源,一是土地面積增多了,原來10畝地變成了12畝地;二是可以進行大型機械作業,規模化管理。”
設想往往都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梯改坡需要大型機械作業,需要錢;地下噴灌鋪設,需要錢;矮化樹苗,需要錢;甚至作為有機肥的牛糞都需要從高陵鎮購買,也需要錢,但現實是村里沒有錢。
錢將安出?“我們初步估算了,340畝高標準蘋果園需要資金600多萬元。前期合作社東拼西湊了100多萬用于果園基礎建設,450萬元的資金缺口沒有著落,如果沒有這筆錢的話,那么這個高標準矮化蘋果園基本上就成為了泡影,原來的150萬也很可能打了水漂。”鄒軍波說。合作社也曾經考慮過銀行貸款,但是6-8%的貸款利率讓合作社感覺負擔沉重。“一年的利息就得幾十萬元,并且農業項目尤其是果園投入回收慢,這片果園至少4年不光沒有收入,而且還得不斷投入,日常管理差不多一年也得百萬左右。但是不這么做的話,還是原先的一家一戶經營表面上看起來壓力小了,但是成本支出實際上更大。”
正在項目陷入困境之中之時,煙臺農商銀行姜格莊支行聞訊而至,了解到情況后立即與上級支行、總行進行分析尋找解決辦法。
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的煙臺農商銀行主動擔當,全心全意服務鄉村振興。“首先蘋果產業轉型升級是煙臺市2020年‘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次松嵐后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規劃項目切實可行,三是疫情當前復工復產春耕備耕工作的需要。我們充分利用人民銀行的再貸款項目,對松嵐后村的貸款申請給予審核通過,貸款利率4.35%。”煙臺農商銀行牟平區支行副行長孫達康說。據悉,申請貸款四天后, 450萬元低息貸款已經轉至合作社賬戶上。
近年來,煙臺農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系列支農惠農政策,堅守支持小微、服務“三農”,不斷加大對現代農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提升產品服務創新能力,積極改善農村信用環境,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堅強金融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