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11月9日電(記者杜 鄭敏)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每年冬天,來自西伯利亞高寒的冷風都會不遠千里奔赴煙臺,與渤海灣海面升騰的熱氣相遇交匯,在煙臺這片土地上撒下皚皚白雪,作為愛的見證。而這一座每年冬天都被大雪籠罩的城市,“心”卻從未寒冷過。在煙臺,走過的每一段路,都有信用來鋪墊。人信合一的它,無論春夏秋冬,亦或是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會給予駐足在這兒的你,一絲溫暖的“信”情。
近年來,煙臺市多方發力,多部門聯動,始終致力于將“信用煙臺”打造成煙臺的城市名片。在今年下半年信用中國網站公布的最新城市排名(2019.8.1-2020.7.31)全國261個地級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中,山東3市位列前十,其中煙臺位列第3,實屬值得中肯的成績。今年9月份,煙臺市發展改革委牽頭開始籌備成立煙臺市信用協會的相關事宜,為進一步完善信用建設體系,實現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社會之間相互聯系的重要紐帶。
早在今年4月20日煙臺市召開的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會議上,煙臺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劉福生宣讀了2020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任務分工,聚焦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四個領域”,努力實現數據歸集、信用惠民、聯合監管、重點領域、信用修復、信用宣傳“六個突破”,為“信用煙臺”工作的提升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創新服務惠民便企
“信易+”等系列場景應用取得顯著成效
信用惠民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根本目的。近年來,圍繞信用惠民,煙臺市各地區實踐總結了一批好經驗、好做法。煙臺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市中心支行、煙臺銀保監分局等部門,深入研究社會化、市場化守信激勵措施,圍繞信易貸、信易批、信易游、信易醫等推出“信易+”系列場景應用,實現信用惠民便企。
對于大多數小微企業來說,資金周轉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據建行煙臺分行工作人員介紹,為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資金周轉難題,銀行推出“稅易貸”業務為小微企業解決燃眉之急。
據介紹,煙臺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生產仿真鵝、仿真鴨等塑料制品的制作及銷售,主要出口美國。今年公司為拓展業務,出現資金緊張的問題,建行煙臺分行得知企業困難后,幫助企業分析其經營情況。在了解到公司近12個月增值稅退稅額超過50萬元,建議企業辦理“稅易貸”產品。該產品是建行依據納稅信息對誠信納稅優質小微企業發放的,用于生產經營周轉的信用類人民幣信貸業務。經調查了解,該公司符合“稅易貸”業務辦理條件,遂為企業申報了100萬元的貸款額度,2020年5月成功為企業發放貸款100萬元,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近年來,煙臺市稅務局通過搭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與人民銀行共同搭建“企業征信系統”,引導金融機構向依法誠信納稅的小微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據悉,包括建行在內幾乎所有的銀行都與稅務部門合作推出了針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和產品。
此外,棲霞市為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的“痛點”“堵點”問題,結合“信易貸”推廣工作,今年8月組織開展企業入駐全國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示范平臺(煙臺站)工作,讓企業實現多渠道資金籌措、信用服務和政府扶持政策配套。
推進農村信用建設
全力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形成“一體化”新格局
“卡發下來啦,卡發下來啦!”7月16日,煙臺萊陽農行陽光分理處李艷鳳主任把車一直開到苗圃種植戶張鵬的基地,手持山東省農行第一張鄉村振興主題信用卡,用她標志性的響亮嗓音向客戶張鵬報喜。作為農行服務三農,延伸惠農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創新性產品,“鄉村振興主題信用卡”的成功發行,標志著農行為農民提供高質量金融增值服務邁出堅實一步。
張鵬從李艷鳳主任手中接到鄉村振興主題信用卡時,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他說:“有了這張卡,我享受到的增值服務太VIP了,牛!”農行客戶張鵬主要從事農業種植,經營園林綠化,銷售苗圃和綠植等業務,多年來一直是農行的忠實客戶,在農行的金融支持下,經營規模和營業收入穩步增加。
張鵬只是農行精耕農村市場發展的受益客戶代表之一,截至目前,萊陽農行已為祿格莊村發放“強村貸”貸款上百萬元,享受特惠利率,有力地支持了祿格莊村特色產業發展,為農民增收創富提供了穩定的金融保障。
此外,“棲霞普惠”項目借助阿里大數據平臺,通過整合人社局、財政局、農業局三方數據信息,健全小農戶信用信息征集和評價體系,實現了果農小額信用信貸“310模式”,信用良好的農戶可以實現3分鐘申請1秒鐘到賬0人工干預,無抵押、免擔保。最長可借12個月,等額本金還款方式。據了解,“棲霞普惠”項目已惠及農戶萬余人。
人民銀行煙臺市中心支行積極引導煙臺市金融機構開發各類信貸產品,向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提供無抵押、無擔保的融資便利性服務。截至目前,已陸續推出“科技信用貸”“結算貸”“惠農貸”和整村授信等多個面向守信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誠信農戶的金融服務產品,有效緩解了企業和農戶的資金需求壓力,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激發市場活力。隨著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不斷推進,信用一體化新格局正在形成,為全力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基礎。
信用修復“一網通辦”
加強修復引導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信用修復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進步標志。煙臺市對不同類別的失信主體,遵循“失信越嚴重,修復成本越高”的原則,給予不同的修復方式,形成與其失信程度相匹配的修復成本。加強信用修復引導,發揮“信用中國”網站的在線修復、在線培訓功能,全面實行企業信用修復全程網上辦理,全力推動和服務企業健康發展。
“我的公司今天申請貸款時遇到問題了,我該怎么辦?”7月20日下午,臨近下班時,萊州市沙河鎮一家企業的負責人匆匆忙忙打來電話。經過萊州市發展改革局工作人員詳細了解,該企業在申請貸款時因為信用問題受阻,該企業負責人不清楚自己的信用為什么亮起了“黃燈”。
為快速幫助企業解決燃眉之急,萊州市發展改革局工作人員迅速查詢了該企業行政處罰信息,了解到該企業2018年受到過行政處罰,沒有及時申請信用修復,留下了不良記錄,從而導致在貸款過程中受阻。萊州市發展改革局工作人員立即對企業整改情況進行調查核實,即刻線上受理了企業的信用修復申請,并詳細告知企業信用修復需要準備的資料清單,現場幫助企業通過“山東環境—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系統”“信用中國”網站快速提交了企業的信用修復申請資料。7月21日一早,該企業“山東環境-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系統”信用已經核銷,“信用中國”網站信用修復信息也成功提交,失信導致的受阻情況也得到了完善的解決。
記者獲悉,為建立完善信用修復機制,保障失信主體權益,更好發揮信用支撐營商環境優化的重要作用。煙臺市于今年6月組織開展了全市市場主體行政處罰失信信息信用修復攻堅月活動,旨在引導企業自覺糾正失信行為,修復自身信用,增強誠信經營意識,提升全社會誠信水平,改善營商環境。
同時,煙臺市還制定了《煙臺市市場主體行政處罰失信信息信用修復攻堅月實施方案》。方案詳細制定了修復對象、修復條件、具體工作要求及工作安排,要求各處罰機關要按照“誰處罰、誰認定、誰負責”的原則,協助企業提供已履行行政處罰證明,幫助縣市區相關部門解決信用修復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各縣市區要按照“應修復盡修復”原則,按時完成本地市場主體信用修復工作。煙臺市信用辦將對各縣市區、各部門信用修復完成情況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將作為營商環境評價考核的重要參考。
多形式開展信用宣傳
比學幫趕超信用報告已成為“第二張身份證”
煙臺市深度參與全國誠信建設萬里行活動,廣泛開展誠信活動周、信用記錄關愛日等主題活動,大力弘揚誠信文化,使誠信守信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追求。
6月14日,正值全國第十三個“6.14信用記錄關愛日”,為全面系統地宣傳和普及征信知識,提高社會公眾守信意識,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助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煙臺市各成員部門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進區鎮、進企業,進商場,現場宣講解讀信用相關知識,現場答疑解惑。煙臺市發展改革委與中國人民銀行煙臺市中心支行還聯合開展“信用點亮煙臺”宣傳活動,通過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亮燈活動提升社會公眾的信用意識。
與此同時,煙臺市發展改革委信用科工作人員及發展改革委青年先鋒隊二支部志愿者在煙臺佳世客購物廣場門前向顧客們分發材料,耐心細致地講解有關信用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規,以及“失信被執行人”的懲治措施。
“信用報告已然成為個人的第二張身份證,目前社會公眾都知道良好的征信記錄可以提高在銀行獲得貸款的機會,實際上良好的信用記錄還會給日常生活帶來不少便利。不良信用記錄不利于貸款獲得、信用卡申請甚至影響個人就業、晉升等,情節嚴重者消費、出行也會受限。”現場的志愿者介紹道。
蓬萊區信用辦于9月15日啟動了“信用進鎮街”宣講活動。蓬萊區法院在宣講會上講解了什么是失信被執行人、什么情況會被列入、如何移出等;蓬萊區市場監管局講解了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企業經營異常目錄等。40家規模以上企業的負責人或相關責任人參會。其中,某企業負責人聽完宣講后說:“這次宣講課受益匪淺,不僅了解了信用知識,提高了信用意識,還能更好的規避企業信用風險。”
煙臺城市個人信用分征集活動于今年7月28日面向全社會進行了征集,截止8月17日,共收到社會各界反饋作品1000余份。8月19日-9月2日,對征集到的作品進行了線上展播及投票,剔除重復作品后,共有397個作品進行展示,最終選出了10名網絡人氣獎。10月23日,煙臺城市個人信用分征集活動評審會如期舉行,評審會邀請了來自煙臺市書法家協會、煙臺市作家協會以及媒體界評委,對征集來的397個作品進行現場評審。煙臺市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膠東文學》執行主編李文博在評審會上表示,圍繞誠信主題,征集作品突出了煙臺地域特點以及文化特色,許多作品一目了然,易于記憶。“看得出作者很用心,有的作品印象深刻,比如使用‘罘’子闡述的作品,體現了煙臺獨特的地域、人文色彩。”李文博說。
煙臺城市個人信用分征集活動,旨在扎實推進信用煙臺建設,提高全民信用意識,讓信用優良者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下一步,煙臺將針對個人信用分出臺一系列惠民措施,扎實推進信用煙臺建設,提高全民信用意識。
在煙臺,信用之光如同折射的萬花筒,將星星點點投向萬家燈火,在海岸線上圈出了一座美麗的信用之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言忠信、行篤敬,煙臺自上而下用一言一行書寫真誠,用一生一世鐫刻信用。各級各部門都以戰斗的姿態、攻堅的精神,密切配合,真抓實干;以更強的決心、更有效的舉措,努力打造重誠信、講誠信、有誠信的煙臺形象和城市品牌,為煙臺市優化營商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激發了強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