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12月3日訊(通訊員 高磊)今年以來,煙臺銀行借鑒“精準扶貧”模式,提出支撐派駐紀檢組監督工作的“精準教育”體系,創新性地從教育目標、人員、對象、形式等方面精準展開,挖掘與煙臺銀行中心工作高度融合的廉政教育新模式,“精”字當頭,“準”字為本,切實把“精準教育”優勢轉化為金融領域治理效能,收效明顯。
工作抓手“精”,教育目標“準”
一方面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為抓手,強化責任、做實日常監督、嚴格問責、量化考核,使“明責、履責、擔責、問責及考核”,明確具體,通過月統計、季調度、半年交流、年底考核方式,狠抓責任落實。截至目前,各單位學習傳達累計712次,部署工作累計327次,基層調研累計44次,定期調度累計75次,其他臨時交辦的工作累計115次,有力地推動了廉潔從業促發展工作目標落地落實。另一方面,督促全體員工簽署《廉潔自律承諾書》,將承諾書作為黨風廉政建設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把承諾書與日常工作和職責行為緊密結合,確保承諾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截至目前,各單位開展廉政宣傳累計111次,真正使廉潔自律促和諧教育目標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教育對象“精”,整改成效“準”
針對特殊對象、特殊事件,由相關領導進行精準教育。針對煙臺銀行員工郭某、段某被留置這一情況,派駐組對所在部門進行了專題教育,不僅使部門優化了投前、審批、投后管理等業務流程,整改完善了17項制度,而且整改過程中員工主動退回違規款項;針對我行不良率較高問題,由行長對授信部進行專題教育,從源頭上防范風險,目前已修訂完善3項制度。
教育人員“精”,層層傳導“準”
因人施策,制定切實有效的教育方案,引導全行管理層以上率下講授廉政黨課。黨委成員對中層以上干部講授廉政黨課,教育管理干部要“管住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干好自己的事”,強化主體責任,規范用權;派駐組相關領導深入總行各部室、各分支行巡回講授廉政黨課,通過強化案例警示,持續正風肅紀;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在本單位講授廉政黨課,立足具體工作,將廉政建設工作融入業務工作,講好員工職業道德教育、廉潔從業教育,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員工明底線、守規矩、知敬畏;截至目前,已開展廉政教育、廉政講堂累計738次。
教育載體“精”,立體推進“準”
通過“線上、線下”開展日常教育。線上教育主要借助OA自動化辦公系統,定期下發警示案例、警示專題片、PPT、法律法規教育片等影像資料。通過看、學、考的方式,做實廉潔金融日常教育,截至目前,參加線上考試7758人次。線下教育主要是對新入職員工和“關鍵少數”進行專題培訓,去年以來,累計開展4次專題培訓,共計350余人次。
教育方式“精”,“三不”氛圍“準”
一是建成“廉政文化長廊”。長廊集中展示了各黨支部把廉政文化融入到煙臺銀行中心工作的具體舉措、發生在煙臺銀行的典型案例、部分干部員工優秀廉政作品。二是編制《筆墨留影清風相伴》廉政文化作品集。展示了煙臺銀行干部員工務實清廉的精神風貌,涵養清風正氣,進一步推進了煙臺銀行廉政文化建設,目前共印制600余冊。三是拍攝《煙行清風我們在行動》廉政視頻。該視頻由煙臺銀行員工自編自導自演自拍,匯集了新入行員工感言、在職領導心得體會、退休員工的心聲期盼、員工家屬的殷切囑托、社會民眾的祝福希望。參與面、真實度、教育面前所未有,真正形成了一個“不敢”“不能”“不想”的文化氛圍。
要做到“精準教育”的“準”,教育的“精”是基礎、前提,派駐組通過一系列的探索創新,“精”于舉措,“準”于成效,實實在在地體現在派駐單位的治理成效當中。截至2020年9月末,煙臺銀行各項資產總額為1103.55億元,較年初增加64.37億元,增長6.19%;各項貸款余額為492.63億元,較年初增加29.25億元,增長6.31%;各項存款余額為803.85億元,較年初增加142.04億元,增長21.46%;資本凈額84.96億元,較年初增加1.7億元;一級資本凈額為61.65億元,較年初增加1.05億元;風險加權資產713.83億元,較年初增加54.15億元;實現撥備前利潤9.91億元,實現中間業務凈收入57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