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2月20日訊(融媒體記者 劉茗蔚 通訊員 孫洪安)測溫、防護一絲不茍,生產、調度科學有序……連日來,山東省煙臺市醫藥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在嚴格執行各項科學防疫措施的同時,開足馬力抓生產、促發展,為抗“疫”和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不懈努力。據煙臺市市場監管局統計,截至2月18日,全市共有53家重點醫藥生產企業復工,復工率達到89.8%。其中,重點藥品生產企業有31家復工,復工企業數量占比達到91.2%;重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共有22家復工,復工企業數量占比為88%。
疫情發生后,各地對藥品特別是抗病毒藥物的需求量增加。連日來,隨著企業的陸續開復工,源源不斷的防“疫”物資被送往一線,以煙臺特有的方式助力防“疫”阻擊戰。

2月17日天上午,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廠區,一片繁忙景象,科研人員和生產線操作人員正緊鑼密鼓地開始生產工作,從藥物檢測到生產灌裝,環環相扣,一絲不茍。“我們制定了完善的防護措施和復工復產計劃,確保臨床一線藥品供應充足以及后續疫情防控儲備需求。”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雪潔告訴筆者,為了盡快復工,公司啟動了“小方舟計劃”,迅速匯總返崗員工行程,由公司統一班車將員工接回,如今,生產一線的100多名員工已經過嚴格的身體檢查,全部上崗,自2月10日以來,先后生產幾十萬支麥通納、綠汀諾藥物,全部發往疫情防控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煙臺魯銀藥業有限公司第一時間予以響應,從2月10日就全力組織復產復工,全力保障藥品供應。煙臺魯銀藥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合理調度,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公司加強了組織物料采購,加大了生產力度,在確保公司員工安全的提前下,全力保證了公司藥品生產銷售及新品研發的有序進行。

上面只是煙臺醫藥企業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為了支持醫藥企業開工和擴大產能,煙臺市市場監管局還開通了24小時綠色通道,啟動急需醫療器械特殊管理措施。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和生產備案、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網絡銷售醫療器械備案,即時受理,24小時完成審批。對進入省局應急審批程序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申請人,實施全過程指導、幫辦式服務,快速檢驗、受理、審評、審批;對進入應急審批程序的產品,免收注冊費。支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質量問題,指導企業加快生產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產品。對重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派駐廠員,全程服務,確保重點防疫物資市場供應。截至目前,已經為22家企業34個產品快速辦理了業務,為疫情防控做出了積極保障。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完善到位,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已迫在眉睫。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煙臺市市場監管局提出,18個醫藥重點項目力爭在3月底前開復工,確保按時完成年度任務目標。下一步,將精準施策推動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聚焦打造生物“藥谷”,研究出臺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規劃,推動重大疾病防治藥物和生物制藥原始創新,促進醫、養、康、健、游多業態融合發展,同時,加快推進正海生物產業基地等27個醫藥健康產業重點項目建設,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現在,煙臺市重點醫藥生產企業陸續復工、安全生產,以更嚴的安全生產措施同時間賽跑,讓防控一絲不茍、生產科學有序,用“煙臺速度”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全力保障藥品、醫療器械等產品的市場保障供應。
責任編輯:胡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