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裕然文化,印象最深的是裕然文化的靈魂人物——居裕然導師(兒女們的居爸)。人們口中那個讓人敬仰,無比敬佩的人,究竟是何許人物也?這種莫名的好奇與疑問,是與生俱來的天性使然。
那么隨和又是那么威嚴,一股神秘感撲面而來
那是參加杭州正心之旅的第一個早晨。2019年11月份的杭州山溝溝,透著一絲絲寒意,太陽出來卻有一股暖意撲面而來。營地早餐準時開飯,我去得稍微有點晚,和老師們擠在同一桌吃飯。正吃著,一個高大威武、透著匪氣、霸氣、略顯疲憊的光頭在我身旁坐下。這就是居爸?突如其來,略顯茫然。簡單幾句寒暄,各自用餐。看著這個神秘人物,毫無顧忌地用手揪著一塊饅頭在粘著蝦醬的碗底轉一圈,锃亮得宛如他的光頭閃耀著光芒。這么喜歡吃蝦醬嗎?或許地域不同,南方的我并未吃出蝦醬有何鮮美之處。第一次相遇,心中的疑惑、好奇,新添了一層細紗。


隨著相處日子的流逝,慢慢地,相見用餐次數多了。同樣的飯菜,每次他那一桌最后離席,會把其他桌吃剩的菜肴端過去慢慢品嘗。漸漸懂得這是一個對食物有著特殊尊重的人,珍視著上天的賞賜,感恩著食物從生長、運輸、加工、到端上餐桌付出辛勤勞動人們的汗水。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懂得更踐行之。正如其說“懷有感恩之心的人,離快樂、幸福最近,天下沒有理所應當之事,只有感恩!”
他的父母課堂莊重而又詼諧,吶喊又滿堂歡笑,泛著淚光收獲震撼
聽他的課,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時而莊重、時而詼諧,洞悉人性,直指人心。他如松般站立在講臺前,更多的時候,他喜歡走入舞臺中間、人群中間,與聽眾互動。他從不用手稿,隨時因事、因景而變,永遠不知下一秒會講什么,卻是那么地引人入勝,讓人意猶未盡。經常看到這樣的橋段:現場隨機請臺下就座的苦大仇深夫妻上舞臺,在他“祛除演繹、透過現象、剝離假象、直達真相”的層層引導下,夫妻兩人從冷漠、對抗、懷疑、到感動,一句“山不過來,我過去”最終相擁而泣,臺下掌聲一片,是理解、是尊重、更是自我深思。他經常會用獅吼般的怒斥,喚醒沉睡不醒的父母;用近乎小丑般的嬉笑,點醒毫無正形的父親;用發自肺腑的柔聲,安撫著深陷痛苦的母親。你裝,他比你更能裝;你真,他比你更真。正如他所言:“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他嚴肅,卻又總是透著一絲絲柔情
他有著一張透著威嚴的臉,不笑或吶喊的時候,有人說可以當門神,能驅鬼。靠近他的人,總能感覺到一身正氣逼人。每當聽到父母的錯愛,傷害著孩子,他會大聲吼斥、睜圓雙目,令人不寒而栗,讓你像個犯錯的小學生;語重心長的諄諄教誨,又讓你感受到暴風驟雨之后的和風惠雨力量重生。那種恨鐵不成鋼、剪不斷的柔情,總會不自然地流露,是一種責任、擔當、使命。
他就是個糟老頭子,頭發一剃,又大變活人
疫情期間,他蝸居在家,蓄起了頭發。在網上分享會上,他沒有了往昔的光彩,寸草不生的地方仍然依舊,只是周邊白發叢生,加上滄桑的皺紋,看起來就是個糟老頭子。牽著外孫女的手,在幸福居院溜達,沐浴著陽光,享受天倫之樂。看著不禁有一絲不忍,或許這才是真正的他。他說:“人活著是有責任的,再苦再難也要扛著責任一路前行,要時刻保持低頭盡顯溫柔,昂首直面江湖的男人血性!”他這樣說著,也這樣做著。疫情稍有緩解,有一天又剃光了頭,那種往常的威嚴、霸氣、匪氣又回來了。搶時間的他又為拯救更多還在痛苦泥潭中掙扎的家庭而奔波。正如他說:我愿以我的生命支持到更多值得幫助的人最有力量。
他扛著責任、使命負重前行,如牛一般任勞任怨,使近千個家庭脫離痛苦的泥潭。他是家庭教育界的傳奇、家庭教育實效第一人,心靈重塑的權威人士——裕然文化創始人居裕然導師,孩子們心中如父、如兄、如友的“居爸”。
有一種光,只有一米,它能照亮人的心靈;有一種愛,只有一米,它能溫暖整個世界。他把大愛播撒人間,后來者薪火相傳,讓這份愛照亮更為廣闊的天地。
責任編輯:胡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