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一年的開發和版本迭代,“匯投北斗應急管理綜合應用平臺”正式上線啦!
一、建設思路
2019年3月,各地市組建市應急管理局。

1、平臺對企業安全生產進行監測預警,實現對各轄區重點經營企業(危化品存儲、運輸、加工等)和重點人群密集場所的視頻監控進行整合接入,指揮中心可隨時對各單位的視頻監控進行調度。對重大危險源、重點工藝、危險化學品等進行收集掌握,為企業可燃易爆氣體、消防水壓、液位、DCS數據等開發實時接入端口。

2、平臺支持對重點危化品生產、存儲和流通企業的基本信息統一管理和維護,形成“一企一檔”。對企業重點部位和關鍵裝置的風險隱患建立管理臺帳。對轄區內的應急專家、救援隊伍、應急物資、醫療救護單位、避難場所、微型消防站等進行信息收集、統一管理,在GIS系統上查看分布情況和相關信息。

3、突發事件發生后,平臺智能匹配應急預案、應急專家、相關案例和應急知識等。指揮人員可根據對事件的標注和定位對就近的應急物資、救援隊伍、醫療救護、消防資源和避難場所進行調度,在地圖上部署兵力,標繪事件影響范圍,劃定隔離區等,實時跟蹤應急車輛、人員隊伍的位置,計算最短路線,對行進路線進行回溯等。通過平臺可將現場音視頻回傳給指揮中心,指揮中心進行實時視頻會商和語音對講,遠程指揮調度。

4、平臺也應對各部門(氣象、水利、地震、衛生、環保等等)監測預警信息進行統一接報和管理。滿足突發事件模擬演練需求,平臺也可以集成無人機、應急指揮車等外部設備的監控視頻等信息。

二、平臺架構
平臺采用1+N的建設模式,以指揮中心核心業務進行構建,為用戶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實現數據的多渠道共享。

1、數據應用中心:依托于指揮中心數字大屏,可實時接入現場視頻圖像,調度各業務部門的外場監控,基于“一張圖”總控總覽的設計理念,為領導提供日常安全態勢綜合分析和戰時應急指揮調度能力。
2、指揮中心應急系統:實現數據整合和匯聚,可接入安全生產、消防救援、地質災害、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民政減災、地震抗震、海洋減災等各行業數據,形成應急主題數據庫,并建立一套綜合應急管理體系。
3、第三方擴展應用:主要指可以擴展系統應用的外部系統,包括視頻監控、氣象監測、物聯網監測、移動單兵系統等,實現各系統間的有機融合和數據共享。

三、建設內容
平臺建設規劃以綜合應急和安全生產為主線,建設應急專題數據庫和數據應用中心。
1、監測監控系統:整合重點危化品企業、重點防護目標(人群密集場所)、轄內重點企業和有關部門的視頻監控資源。實現對企業危險源的監測監控。

2、一企一檔系統:系統實現對企業自身基本情況的規范管理,同時也滿足安全監管部門的信息登記需要。

3、重大危險源系統:系統實現企業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和維護,提供轄區重大危險源檢索、在地圖上的定位和分布展示功能,形成“風險分布一張圖”。

4、風險隱患治理系統:為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系統自動對企業隱患的整改情況進行跟蹤提醒,并自動形成隱患臺帳,建立長效的隱患閉環管理機制,為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助力。

5、預測預警系統:實現對企業實時動態風險預警信息和專業部門(氣象、海事、地震等)預測預警分析結果的數據接入。

6、應急值守系統:實現突發事件統一接報和受理,可對事件應急處置情況進行回溯管理,實現突發事件報送流程化和標準化處理。

7、輔助決策系統:基于區域的2D/3D地理信息系統,實現突發事件、人員隊伍、風險隱患和應急資源的一體化圖上綜合展示和分析,打造政府“綜合應急實戰一張圖”。
8、數字預案系統:針對突發公共事件提供事前預案儲備和數字預案管理。

9、指揮調度系統:以事件為驅動,輔助應急處置人員了解突發事件發生、發展狀況,通盤掌握事件處置情況。

10、資源保障系統:依托應急專題數據庫,實現應急資源管理和位置標注,形成應急“資源一張圖”可視化數據展示。

11、日常辦公系統:滿足應急管理業務的日常辦公需求。
12、模擬演練系統:實現演練計劃、腳本、人員和角色配置管理,支持對演練場景進行變更,支持對演練流程進行干預,幫助用戶完善應急預案,提升實戰能力。
13、應急評估系統:系統支持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過程進行自動記錄和留痕處理,支持事件回溯和全程跟蹤。
14、移動應急APP:系統實現突發事件信息采集、協同應急處置、通訊檢索、即時會商、值班檢索、音視頻指揮調度、應急預案管理和突發事件周邊資源/危險源分析等功能。
15、大數據應用中心:依托指揮中心數字大屏,實現日常態勢監測和應急救援指揮調度主題的可視化設計。以“應急一張圖”為基礎,輔助用戶科學有效的決策,指揮調度,優化資源配置。
16、應急數據庫建設:采用信息安全標準對各業務部門數據資源進行統一匯聚、管理和更新維護,構建應急專題數據庫。
責任編輯:胡金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