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算力”帶動能源產業能級躍升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電網規模實現了跨越式增長,并將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期內持續高速發展,這使得自動化專業在進行大量紛雜的數據統計分析時面對著巨大壓力;同時,各業務系統間缺乏有效互聯,自動化專業人員往往需要輾轉數個系統才能獲得所需信息,實在是耗時費力。因此對于如此的大數據、多系統,如何有效地對其實現“一站式”監視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自動化駕駛艙“應運而生”。自2021年以來,佛山供電局與東方電子廣州研發中心在自動化駕駛艙領域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與合作,憑借佛山供電局多年來在自動化領域運行和管理方面所積累的業務經驗和東方電子研發團隊在大數據、物聯網的技術儲備,實現了自動化駕駛艙。
自動化駕駛艙整合全景數據、把控各專業系統,通過業務指標全景監視、工作桌面自定義配置、任務流程管理等功能部署,提供全面反映電網關鍵運行狀態、按需定制工作面板、任務流程閉環管控的“一站式”服務。

1、業務監視
業務監視側重對業務狀態數據的實時監控,幫助自動化專業人員發現問題、定位問題,達到自動化運維的目的,主要分成四大塊:主站監視、日常操作監視、服務器監視、班組任務監視。

①主站監視
涉及主調、備調、主網、配網,囊括所有電力業務關鍵程序、核心運行程序、業務數據同步狀態等。通過實時采集服務,收集主站服務器工作站運行信息,通過Restful規范封裝監視結果數據。使用戶實時監視主站健康狀況,并通過用戶自定義告警生成規則,實時捕獲監視異常事項。
②日常操作監視
以自動化人員日常操作類型進行記錄,通過對自動化人員日常操作進行分類,劃分四種類型的掛牌、人工置數、禁止告警、間隔操作。監視結果以表格格式在界面進行流水式展示,用戶不僅可通過界面直觀瀏覽操作記錄,操作事項得到用戶處理后,界面可自動形成完成閉環流程。
③服務器監視
涉及主調、備調、主網、配網,監視維度有:網絡、內存、硬盤等。通過實時采集服務,收集服務器工作站運行狀態信息,通過Restful規范封裝監視結果數據。使用戶實時監視服務器健康狀況,并通過用戶自定義告警生成規則,實時捕獲監視異常事項。
④班組任務監視
班組任務分為日常任務與專項任務。日常任務均為短期任務,專項任務為長期任務,通過表格對近期即將逾期的任務進行展示,提醒自動化班組人員及時跟進。
2、定制個人專屬桌面
由于自動化班組班員崗位不同,專責工作不同,關注信息也不同,因此根據用戶需求定制不同的卡片,將其存放在卡池中,由班員自由選擇。班員自由選擇所需要的卡片,調整擺放位置,讓所期待的數據出現在視線之內;卡片可監視指定系統的重點數據,每個卡片背后都是一個獨立系統或模塊,定制卡片跳轉事件,一鍵跳轉至目標系統,開啟專屬于班員的任意門。

3、任務管理
任務管理模塊以“管理”為核心,針對以上監視內容劃分若干子模塊,劃分的模塊均以自動化班組人員工作內容為準對其進行閉環管控。
①交接班管理
自動化班組每周會選出一名班員作為值班人員,該值班人員在值班時間段內,對所有工作進行管理,包括:派工、系統日常運行情況跟蹤、調試工作跟蹤等。在值班期間,只有值班人員擁有更改值班詳情事宜的權限,在值班最后一天,通過指定交班人與接班人設置下周值班人員。
自動化班組人員日常的工作已經非常繁瑣了,對于系統巡檢這類重復性工作,能簡則簡,能減則減。有了故障異常自動捕獲與自動閉環,自動化班組人員只需簡單的瀏覽,便可輕松應對每天的工作。

②運方單管理
專門給調度人員提供的“運方單”管理模塊。模塊中對運方單每個步驟都實現不同流程環節中不同人員的權限操作。運方單雖然是專門為調度人員開發的模塊,對自動化人員也帶來便利,操作人員除了繁瑣的操作——帶著紙質版確認單到處進行確認簽名,還消除了紙質版不便管理的問題。

③變電站檔案管理
以變電站為單位的多維度管理模塊,記錄每個變電站的IP規則清單、缺陷故障情況、備忘錄等信息,并提供編輯界面,使自動化班組人員可脫離文檔操作,實現檔案電子化管理。

④專項任務管理
支持班員創建任務模板,使班員能使用模板快速編輯并發布個人的專項任務。其次,專項任務可以嵌套子任務,模板也能嵌套子模板,總體任務進度由所有子任務進度自動匯集而成。同時提供了關注機制,班員可以關注其他班員發布的專項任務,班員通過該機制可以一鍵篩選并查看所關注的任務。

4、閉環管控
以自動化業務系統數據為基礎,實現了現有系統的所有缺陷的自動化閉環管理,通過對缺陷的分類、收集、展示、告警整個過程的全自動化分析,使得自動化專業人員從缺陷分析中解放出來,有精力去關注更多自動化其他業務管理。
結語
自動化駕駛艙發揮了數據的生產要素作用,以數據流引領和優化業務流、增強了電網靈活性、開放性、交互性、經濟性、共享性,使電網更加智能、安全、可靠、綠色、高效。東方電子將繼續深入挖掘客戶的需求,緊密與客戶合作,通過創新在新型電力系統的架構下不斷探索前進,為推動電網數字化轉型賦能。
責任編輯:閆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