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最前線:13例確診收治11例,用愛臨摹壯麗詩篇

膠東在線1月30日訊(記者 賈楚航 劉博達 孫宗順)2020的開年方式注定難忘。當很多人感嘆在家里憋到快要發瘋時,有一群人卻有家不能回。自1月21日接診首例發熱病人,至1月30日24時,煙臺全市13例確診病例,有11例在奇山醫院集中收治。奇山醫院的眾多醫護人員,已連續九天奮戰在疫情最前線。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英雄”,是守護健康的“白衣天使”,是父母心中日夜牽掛的兒子、女兒……而其實,他們又是最不“稱職”的父親、母親、妻子和丈夫。
黨旗,飄揚在挺身而出的關鍵時刻
“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深知,救死扶傷是我們的神圣職責。作為共產黨員,我們深知黨員應履行的責任和義務。我宣誓:堅決做到一切行動聽黨指揮,堅決服從組織安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疫情發生后,煙臺市奇山醫院九樓的隔離病房里,一場特殊的黨員宣誓正在進行。戰斗在煙臺抗“疫”最前線的醫生、護士,面對鮮紅的黨旗,高舉右拳,字字鏗鏘,宣示“決戰有我,有我必勝”的決心。
按照煙臺市“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奇山醫院成為煙臺市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救治的最前線。醫院108名醫護人員分成3個救治梯隊和1個預備梯隊。疫情就是命令,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我報名!”“我要上一線,因為我是黨員!”一張張急切的面孔下,是他們堅如磐石的決心。

隔離病區,與時間賽跑無小我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重癥醫學科護士長王巧玲,已工作26年。參加過非典、禽流感等多次重大疫情醫療救治的她,這一次,又義無反顧走進隔離病區,擔當重任,踐行起自己救死扶傷的職責使命。
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決戰。早晨7點進入病房,晚上12點下班,一晃9個披星戴月、忙到天昏地暗的日子過去了。寒假回家的女兒,已經多日沒見到媽媽,只能在手機視頻中和媽媽匆匆見上一面。
提到女兒,王巧玲眼中噙滿淚水,這是她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可是,疫情面前無小我,很快,她稍作調整,再次投入到緊張有序的救治工作中。隔離病區里面,是患者對生命的希望,外面,是來自家人對親情的期望。
透過隔離病房的玻璃,只有那堅毅的眼神,堅韌的背影,深深刻印在我們的腦海中。

發熱門診,將風險阻斷在第一線
同樣身處疫情一線的,還有發熱門診。
于海峰,奇山醫院發熱門診負責人。從除夕開始,他便離開家中剛剛做完手術的母親,在醫院值守。每天接診的發熱病人中,絕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發熱感冒,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和知識宣教,是他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隨著防控知識宣傳的不斷加強,市民最近的恐慌心理在逐漸緩解。
厚厚的防護服,雖是身處未知風險中的最好保障,但是,密不通風的防護服一天十幾個小時穿下來,實在有太多不便。穿脫一次需要耗費很長時間,于海峰不敢喝水,因為沒時間,也沒辦法脫下防護服去上廁所。
在防護服十幾個小時的“保護”下,丁海峰的雙手往往會泡得泛白。雖然付出了很多,但他不后悔,每當排除一名就診的發熱患者,他的心里便會長吁一口氣。
而他們,只是奇山醫院奮戰抗“疫”的百余名醫護人員的縮影。在疫情面前,我們所有人被呵護、被關懷,正是因為他們英雄般屹立不倒的身軀遮蔽了風雨。也正是他們無所畏懼的勇氣,激發了我們戰勝疫情的堅定決心。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英雄。鼠年的開篇,來自煙臺奇山醫院的英雄們,用愛臨摹出最壯麗的詩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