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供電公司:電力物資儲備進入“刷臉”時代
全域物資在線數字化管理
電力物資儲備進入“刷臉”時代
膠東在線網4月20日訊(通訊員 馬學利 滕金佐) 4月20日,在煙臺市開發區八角供電所自動化、無感化專業倉,國網煙臺供電公司臺區經理王建賓通過人臉識別進入生產倉,利用RFID射頻無感領用系統自助領用當天施工所需線纜等物料,系統自動記錄領用信息并實時更新庫存情況,減少了紙質領用記錄的繁瑣,只需原來三分之一的時間即可完成物資領用。施工完畢后的結余物資,通過系統進行自助退庫,實現領用、歸還全自助智能化,真正做到了方便、快捷、高效。

今年以來,煙臺供電公司在八角供電所率先開展自動化、無感化專業倉管理應用試點,實現了物資高效盤點、精準定位、智能出入庫,以點帶面推動差異化專業倉建設進程。其中最重要的技術為RFID無感領用。通過配置標簽打印機、智能門禁一體機、RFID手持機、各類RFID標簽等,利用RFID、AI人臉識別技術開展三室一庫的人員、物資出入庫管理,取代以往人工登記操作環節,實現倉庫物資出入庫管理的自動化、無感化。在庫房門口處設立RFID射頻天線,用于進、出入庫備品備件、工器具的RFID標簽識別,所有資產設備均需張貼RFID標簽。物資入庫時需建立RFID電子標簽,同步生成唯一物資編碼,RFID標簽打印機根據物資編碼,在空白RFID自動打印設備名稱、規格、編碼等信息并生成設備二維碼,同時,RFID標簽打印機將物資信息與RFID芯片信息綁定,根據不同形狀、材質、規格的設備,選擇不同的標簽安裝方式。領取物資時,只要“掃碼”即可顯示物品位置,既方便又快捷。

據了解,煙臺供電公司將全域物資在線數字化管理作為提升資源配置利用效率、打造物資管理新高地的有力手段,定期開展工作研討、強力推動措施落實,構建了市縣縱向一體、專業橫向協同的全鏈條推進體系。由物資部門牽頭,充分發揮專業部門主體作用,實地指導規范市縣工區、供電所、班組專業倉管理,截至目前共建有周轉庫1個、終端庫10個,注冊專業倉231個。在全省率先建成供應鏈運營中心,實現“運營分析決策、資源優化配置、風險管控預警、數據資產應用、應急調配指揮”五大功能,大數據集成分析為專業倉優化網絡布局、物資合理儲備和高效供應提供了決策支撐。業擴配套物資全部應用實物庫存,物資儲備達到“領用即施工”標準,應用TMS系統,采取自主領用、按需配送和與社會物流單位合作等方式,開展物資配送智能化服務,達到“同城當日達、跨市次日達”,強力高效支撐地區配農網建設。
同時,開展無紙化辦公,全面實現物資業務結算單據電子化流轉,供應商線上圖紙確認,到貨交接單、投運流轉單、貨物質保單線上“云簽章”和貨款辦理“云結算”,讓數據多跑路,供應商少跑腿,促進相關單據生效時間平均縮短5個工作日,審批時間平均縮短8個工作日,直接提升供應商人員辦公效率,有效降低供應商成本1800多萬元,圍繞“物”的營商環境優化層層落地、步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