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消費者協會發布填報高考志愿消費警示
膠東在線6月17日訊(通訊員 劉曉霞)隨著全國高考落下帷幕,又到了一年一度考生和家長即將為填報志愿奔波忙碌的時刻,志愿填報機構服務也應運而生,還有真偽難辨的虛假大學,一不小心就會掉進陷阱。針對往年填報高考志愿商業服務消費糾紛案例情況,煙臺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警示,高考填報志愿需謹慎,要加強防范意識,謹防詐騙陷阱。
利用虛假信息進行詐騙遇到招生錄取疑難問題,要通過官方渠道咨詢核實,不要輕易將考生的身份證號、考生號等重要信息交予他人,騙子利用偽造的文件、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假扮高校招生人員,謊稱有某些高校的“內部指標”,要家長先交一部分定金,應許其余部分等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再交。考生及家長要高度警惕此類花錢買名額上大學的情況,高考錄取過程中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希望廣大考生提高警惕,保管好自己的個人信息。
警惕陌生鏈接不要點開該類報考志愿的網址鏈接,一般都是通過陌生的號碼直接發送到家長和考生的手機,盲目點擊之后,不法分子的木馬程序便會植入手機,拷貝用戶關聯的銀行卡等信息,亦或通過誘騙考生和家長輸入個人信息,從而非法套用個人資料,因此,發現此類鏈接千萬不要點擊。
憑借“定向招生”等行騙不少家長和考生青睞于高校的定向招生,反而被不法分子鉆了空子,騙子利用國家定向招生等政策,欺騙考生和家長,謊稱可以拿到某大學的定向招生計劃名額,向家長和考生保證錄取,從而收取高額費用。
警惕低分高錄和“虛假大學”不法分子自稱在招生院或招生辦有“內部關系”的幌子,聲稱有辦法讓未達到一本線的考生錄取到一本院校,能讓只有?品謹稻的考生錄取到本科院校,進而從考生和家長那里實施詐騙費用。因此,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考生與家長,不要相信任何“走捷徑”、“低分上名!钡闹e言。在高考志愿填報時要注意查看教育部官方網站,虛假大學因未有辦學資質而無招生代碼,查不到代碼的學校都是“虛假大學”。
對每個家庭來說,填報高考志愿是至關重要的事情,家長應該保持冷靜理智客觀清醒的認識,綜合考生的興趣、實力、理性分析,防止“天價”陷阱。對此,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考生與家長加強防范意識,謹防詐騙陷阱,不給違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復審:宋君
終審:孫玲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