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執行五批次218種集采藥品 平均降幅超過50%
膠東在線11月8日訊(通訊員 沁潔)記者從市醫保局了解到,10月15日,國家第五批集采藥品正式落地煙臺,至此共有五批次218種集采藥品中選結果在我市執行,平均降幅超過50%,年度節約醫療費用3.76億元。國家集采品種覆蓋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等常見病、慢性病用藥,以及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重大疾病用藥,相關患者治療費用將明顯降低,負擔進一步減輕。
什么是“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是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醫保局等部門組織各省組成采購聯盟,明確藥品采購數量進行集中采購、以量換價,最終目的是讓群眾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好的藥品。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始終堅持以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品作為入圍的質量標準,在保障同等質量標準的前提下,通過帶量采購、量價掛鉤,真正做到降價不降質。
什么是一致性評價?
所謂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是與原研藥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劑型、給藥途徑和治療作用的藥品。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要求已經批準上市的仿制藥品,要在質量和療效上與原研藥品能夠一致,臨床上與原研藥品可以相互替代。這項工作有利于節約醫藥費用,對提升我國制藥行業發展質量,保障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促進醫藥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增強國際競爭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帶量采購價格那么低,質量能有保障嗎?
被納入國家藥品集中采購名單的藥品中,國內仿制藥占據了大部分。由于仿制藥在研發時間、經濟投入等方面的成本都要低于原研藥,因此價格也低于原研藥,這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用藥成本,給患者帶來了實惠。仿制藥大量納入國家集中采購,雖然降低了用藥成本,但也有不少患者對仿制藥的治療效果心存疑問。
很多人可能都不太了解仿制藥,仿制藥并非是“山寨藥”、“假藥”,仿制藥是與原研藥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劑型、給藥途徑和治療作用的替代藥品。按照國際慣例,一旦專利藥保護到期,其他國家和制藥廠就可以生產仿制藥,這也成為各國控制治療成本、提高患者用藥保障水平的重要方式。所以說,經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質量是沒有問題的。
集采仿制藥的臨床使用效果怎么樣?
光把藥價降下來還不夠,更要確保人民用上有療效的好藥。帶著這樣的目標,國家醫保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共同組織了北京市20家大型三甲醫院,聯合開展了集中采購中選產品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的真實世界研究(在藥品研發領域,有一個專業術語叫“真實世界研究”,也就是在真實臨床的情況下、非實驗性環境中,收集患者使用該藥品的有關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希望能通過大量的、真實的患者臨床數據,對比得出仿制藥和原研藥是否有差異,來驗證集采藥品是否和原研藥一樣安全、有效。課題組通過11萬余病例兩年的跟蹤,對藥品的有效性指標、不良反應等方面進行了研究。這次跟蹤研究的藥品中不乏廣受社會關注的熱點藥品,如治療慢粒白血病的伊馬替尼、中選價僅為0.15元/片的氨氯地平、乙肝抗病毒的一線藥物恩替卡韋等。
研究結果令人振奮。跟蹤研究的14種集采藥品,從數據上看,都達到了與原研藥基本一致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日均劑量基本相同;使用仿制藥的患者用藥依從性也很高,用藥后患者特意提出換為原研藥的情況很少;因為療效達不到預期效果、需要更換為其他藥物的情況,發生的概率和原研藥基本持平。以恩替卡韋為例,通過對35450例患者數據的研究表明,仿制藥恩替卡韋治療乙肝患者方面的療效與原研藥相比無統計學差異,不良反應發生率無差異,且依從性更好。也有一些仿制藥,甚至在不良反應方面的表現比原研藥更好。如瑞舒伐他汀,仿制藥的肌肉相關不良反應(4/1795例)低于原研藥(9/1715例);阿托伐他汀的仿制藥的用藥后肝損傷發生率也低于原研藥。
可以說,這次研究用海量的、真實的臨床數據,證實了我國集采的仿制藥是有效的、安全的,和原研藥沒有臨床應用區別,醫生和患者都是可以放心選擇和使用的。
復審:宋君
終審:孫玲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