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停車難 煙臺網友奉上十項“金點子”
作者:鄒少菲
買車容易,停車難。隨著城市快速發展、汽車數量不斷增多,停車位不足、使用率不高、亂停車等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大難題,如何解決停車難題,建設人民群眾向往的高品質宜居城市,成為當前備受關注的話題。
為了更好地反映民情,破解停車難問題,“網上民聲”發布《征集"金點子"如何破解城區停車難》,引發了市民的廣泛關注與參與,收到了很多留言,大家從自身的經歷和經驗出發,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市民反映的停車難問題涉及多個區域
小區周邊:路邊公共停車位被長期占有,特別是有些小區為了賣車位故意制造車位緊張的現象以達到賣車位的目的,導致路邊停車緊張。
學校周圍:雙語紅旗中路和山海路交叉口校區,接送孩子停車多,影響交通的問題。
旅游景點:開發區喜來登酒店兩側,夏天好多本地及外地來人旅游,因為近地沒有停車場,每天都有好多車輛被貼罰單,導致外地游客對煙臺印象大打折扣。
車站周邊:火車站周邊停車亂,停車難問題突出。關鍵在火車站北廣場停車就收費。
商戶圈占:很多商鋪都把自己門口的區域給圈起來了,當做私人的地方了,去周邊商鋪都沒地方停車。
停車難問題如何破解?
辦法總比困難多,對于如何破解停車難問題,網友們各抒己見,提出了很多“金點子”。
綜合來看,解決停車難問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用好政府、市場“兩只手”,建管結合,數字賦能,有效盤活公共資源新增停車位,同時用價格手段調節需求,才能有效解決城區停車難問題。
結合此次網友的意見以及網上民聲的常見問題,總結了以下十點建議。
一、政府重視,做好頂層設計
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車輛的增多將使城市空間和停車資源不足的問題更加突出,因此政府對停車設施規劃建設以及管理整治需更加重視,把緩解停車難作為政府為民辦實事的項目之一。
網友建議:由各個區政府統一設立盈利性質的停車位管理單位,統籌管理停車位,提高統計規劃和使用效率。
二、總體規劃,保證車位配建
規劃部門要將城區停車位設置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合理布局,提標升級。
網友建議:對新建、改建、擴建的公共建筑,要求配建、增建停車場,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使用。
網友建議:停車場地的規劃可因地制宜,結合小區公園、綠化帶、健身苑等建設地下停車庫、可移式立體車位等。同時要建立有效監督管理機制,保證停車場所配建到位。
網友建議:在適當場所建設新的停車場,或多層停車裝置。對現有的停車場所進行改造,可改成立體停車位,節約空間。近年來,西安,合肥,泉州等地新建了新型立式停車庫,效果良好。
三、合理規劃,增加泊位供給
通過實地調查、合理規劃,增加市區臨時停車、夜間停車車位,限定停車時間。
網友建議:拆除違章建筑,減少不必要的設施及空地,合理規劃道路,以增加車位數量。
網友建議:不擁堵的路邊,考慮規劃臨時停車位,方便大家臨時辦事有地方停車,并不會被一部分人長期占用,你停、我停、大家停。
網友建議:到夜晚下班,可以劃定臨時停車位,限定停車時間,如:晚上六點到第二天八點前,方便上下班人員車輛停放。
網友建議:煙臺是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好多游客前來海濱旅游,請管理部門針對海濱沿路及其近距離路段進行合理規劃停車位置,能劃線盡可能劃線多停車、方便停車。
四、盤活資源,提升車位利用率
加強部門協調,可嘗試錯時停車,“擴大容量,盤活存量”,提升城區車位利用效率,緩解停車難。
網友建議:開放企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內部停車場,到了下班的時間,機關事業單位停車位向市民開放,市民可以就近到此停車。以南通路為例,附近的機關單位比較多,周末節假日的時候幾乎都是空置的院落,為什么不能把院落原有的停車位釋放出來,供公眾使用呢。
網友建議:開放部分商業綜合體、新小區的富裕車位。小區內,車位共享,自家有車位不用的,共享到物業向外出租,車位設立共享牌,沒有車位的業主到物業去交車位費,但不指定車位,停車時可以停在有共享牌的車位上。車位費收益按比例返給向外出租的業主。這樣既能把小區內空車位利用起來,又能緩和車位矛盾關系。城區內的車位,通過不對外開放的停車場,改為對外收費停車,解決部分區域停車位不夠用亂停車擁堵的問題。
網友建議:有物業的封閉小區車位立法辦理有效的產權證明,鼓勵業主自愿購買車位。
五、加強管理整治亂占車位
強化部門監管,整治各種圈占公共車位以及違停行為,加大巡查頻次和處罰力度。提高公共停車位使用周轉率,杜絕少數車主過度占用公共停車位。
網友建議:加大力度巡檢亂占車位的各種行為。地樁,地鎖,鐵鏈,各種雜物等每天清理。
網友建議:車位安裝計時器,設定時間段或者停放時間點,又能有效解決僵尸車,電動車以及任何占位情況。還能對政府產生經濟利益。計時器上安裝攝像頭,非法抓拍,可以把違法人員放在傳媒上曝光違法行為。
六、智慧停車推進數字化管理
提升停車智能化管理水平,完善更新城市停車設施信息,推動停車管理智能化創新應用。
網友建議:實施停車誘導系統建設,將具備一定規模條件的停車場點納入停車誘導系統,向出行者提供停車場的具體位置、當前車位實時數據等信息,實現停車場點預先提示、引導,指引駕駛員合理停車,促進停車資源的有效利用,推進智能交通管控系統建設。
七、降低費用規范停車收費
有序規范全市經營性停車場以及小區內停車收費行為,短時免費,讓停車收費在合理區間內,通過價格手段調節需求。
網友建議:對于部分停車場應當規范停車收費,有的停車一分鐘也收2元,實在是讓人無法接受。可以學習濰坊的做法,將全市的停車場免費開放,統一管理。
網友建議:部分小區收費高,詢問物價局沒有問題,可是一個月320甚至360的停車費,不是大部分人所能接受的,試問物業做什么了,業主回自己的家,還需要高昂的付費嗎?這部分費用能否適當的降低,那么大家都愿意停在自己的小區里面,而不是路邊。
網友建議:火車站停車場嚴格按照規定15分鐘內免費,可以鼓勵接站人員臨時進站,接人后就走,促進周邊交通秩序規范。
八、制度創新,鼓勵多元化投資
政府要制定相應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和吸引社會多元化投資參與停車場建設,大力發展停車產業。
網友建議: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建設、開辦公共停車場,在不同區域、不同時段,按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兩類采取不同的停車收費標準。
九、破解重點區域停車難問題
綜合治理學校周邊道路停車問題,規范醫院周邊、大型商場、市場停車秩序等,緩解這些重點區域的停車難題。
網友建議:結合老小區整治,將小區部分綠化帶、小區閑置地改造成草坪磚,然后劃出停車位增加停車空間,緩解老舊小區停車位少、停車難的問題。
網友建議:政府牽頭在核心商業區、大型醫院和學校周邊等停車需求集中的地區集中建設大型惠民停車設施。
十、公共出行減少停車壓力
通過媒體宣傳、優惠政策等,倡導市民乘坐或換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城區的停車壓力。
網友建議:提倡免費公交出行,減少通勤機動車的使用,能很大程度上減輕市區停車壓力。現在國內很多城市都在推行這樣的免費措施,我們也值得借鑒,凈化了空氣,減少市區擁堵,減少停車壓力。
“網上民聲”金點子征集第二期《聚焦"新三農"未來發展》正在進行中,歡迎廣大網友繼續提出好的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