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時刻1月10日訊(記者 王向榮 賈楚航)全年生產總值預計增長6%左右,新增城鎮就業13.8萬人,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翻番目標。10日上午,煙臺市市長陳飛在煙臺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過去的一年,煙臺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這一年,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
煙臺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實施“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經濟運行呈現結構優化、動能增強、質效提升的良好態勢。
預計全年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左右,其中“四新”經濟投資占比53.3%,比上年提高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5%左右,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95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4%,財稅質量不斷提高,稅收占比72%,提高1.1個百分點,全年為各類市場主體減稅降費119.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左右。
這一年,新增城鎮就業13.8萬人
煙臺積極應對復雜形勢,打出政策組合拳,穩住了發展“基本盤”。全面落實中央“六穩”要求,及時研判內外環境變化,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3.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4%,實現了就業穩。銀行不良貸款余額較年初下降13.7億元,不良率控制在2.68%,下降0.37個百分點,5年來首次實現“雙下降”,實現了金融穩。積極應對經貿摩擦,全面拓展國際多元化市場,外貿進出口保持平穩。全力推動“雙招雙引”,一批重大項目落戶我市,利用外資大幅增長。投資穩步擴大,民間投資增長6%,投資信心進一步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穩定預期。
這一年,一批重大項目順利啟動
集中力量辦大事,煙臺以百項“三重”工作為抓手,推進了一系列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
濰煙高鐵納入國家干線鐵路網,開工準備就緒。蓬萊國際機場二期建設拉開帷幕,煙臺港西港區工程加快推進,老嵐水庫全面啟動,安置房順利開工建設。圓滿完成我國首次海上衛星發射保障任務,東方航天港啟動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全面提速。
中心城區重點片區開發完成規劃,城市建設進入新一輪發展黃金期。
這一年,自貿區建設良好開局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獲國務院批復,這是我市繼成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城市之后,迎來的又一重大開放機遇。自貿區下放了760項市級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自貿區建設實現了良好開局,新注冊企業突破2000家,新引進外資企業46家,推出了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創新經驗。
我市成功獲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保稅港區入圍國家首批轉型升級的綜合保稅區,福山回里保稅物流中心通過封關驗收,煙臺港口岸正式擴大開放,結束了多年臨時開放的歷史,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對外開放呈現可喜局面。
這一年,578億元財政支出惠民生
煙臺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功舉辦了系列慶祝活動,極大激發了全市人民的愛國熱情和奮斗精神,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一年來,社會形勢平安穩定,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教育、醫療、扶貧、社會保障等領域100個重點民生事項全部落實,全市民生領域支出578億元,占財政支出的74.6%。
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8061元、20999元,分別增長7.1%、8.1%,提前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翻番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