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引才視野廣開進賢之路
全力強化區域發展人才引擎
中共棲霞市委書記 陳兆寬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棲霞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實施人才優先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通過“筑牢平臺固根基、柔性借智強合作、育強人才壯筋骨”,謀求人才工作的大作為。2019年,建設首個“國”字號農業研發機構“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棲霞蘋果試驗站”,與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共建中國蘋果產業研究院,與青島農業大學簽訂“三院一基地一中心”戰略合作協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僅用一年通過國家認定,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以全省第2名、全國第14名的優異成績通過國家驗收,新建高端科研創新平臺5個、校地合作人才實踐基地6個,牽線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高科技項目21項,引才借智633人,泉源食品等6家企業獲得山東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等稱號,全市累計投入人才發展資金326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5%,先后在中央、省市等各級各類媒體刊發相關人才稿件60余篇,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撐。



2020年,我們將立足區域實際,大力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創優人才環境,以創新的理念、務實的舉措、愛才的誠意,做好“引聚”、“育用”、“拴留”文章,全力強化區域發展人才引擎。
一、在人才引聚方面“全面發力”,切實擴大人才總量。棲霞市區位優越、生態良好,產業門類齊全,正處于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攻堅期,對人才特別是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渴求尤為緊迫。一是依托資源優勢,搭建平臺“攬人才”。棲霞作為“中國蘋果之都”,果業發展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引領方向,蘋果產業專家、權威人士也一直高度關注。要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順勢而為,借助“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棲霞蘋果試驗站”、中國蘋果產業發展研究院、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高端平臺,邀請行業專家學者來棲舉辦蘋果產業高端論壇、高質量發展會議等,在更高的層次、更廣的范圍集思廣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二是依托產業優勢,深化合作“借人才”。瞄準重點培育的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通用航空等主導產業,深入推進“招才引智牽手工程”,鼓勵引導優勢產業重點企業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靈活采用顧問指導、短期兼職、退休返聘、候鳥服務、對口支援等多種方式,重點培育高端專家“人才驛站”,傾力做好柔性引進人才工作;加大政府購買人才服務力度,強化與人才中介機構合作,通過舉辦創業大賽、項目路演等方式推動人才與我市相關企業精準對接,引進國內外或行業內公認的知名專家教授來棲開展工作,形成以高層次人才引領支撐新舊動能轉換的良好態勢。三是依托重點企業,深度走訪“尋人才”。實施“一企一地圖一專家”工程,協調人社局、科技局、發改局、工信局等部門,建立企業常態走訪機制,加大與企業對接力度,大力開展“人才政策送企業”,組織開展企業人才需求摸底工作,對全市重點骨干企業人才需求情況進行梳理匯總,瞄準行業高端人才專家,為每個重點企業繪制一份人才地圖,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根據工作分工,為每個企業確定一名人才工作專員,靠上做好招才引智工作,高效“聯姻”企業和人才,為招才引智工作開展明確目標方向。
二、在人才育用方面“量體裁衣”,切實提升人才質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改革人才培養使用機制,推動人才政策創新突破和細化落實,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一是做好挖潛育才文章。本土人才是區域發展的中堅力量,特別是對縣域來講,培育一支規模大、素質高的本土優秀人才隊伍尤為重要。下步,我們將建立完善六類人才隊伍數據庫,根據需求搞好預測分析、動態管理和引才服務,深入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定期選送企業家到行業龍頭、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學習培訓,并在相關行業集中篩選確定120名有培養價值和發展潛力的高層次人才預備人選進行扶持,有針對性地傾斜力量、加強培育。二是做好引才前移文章。持續深化“棲聚青春”人才工程,實施“棲博英才”計劃,與在外棲霞籍青年博士建立深度聯系,通過各種形式引導他們返棲施展才華、服務家鄉。依托棲霞市蘋果研究院,束懷瑞院士工作站,組建煙臺蘋果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和煙臺蘋果產業創新團隊,建設集研發創新、集成示范、成果轉化于一體的科技創新平臺,構筑全國蘋果科技研發新高地。三是做好項目融合文章。堅持引才與引項目結合,把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資統籌謀劃,探索實施對引進或培養的高端人才和建立的平臺載體按照招商引資額度的一定比例進行考核,參照招商引資規定給予相應獎勵的考核辦法,進一步激發招才引智動力。
三、在人才拴留方面“傾心盡力”,切實增強人才吸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堅持環境留人和服務拴心并行,著力打造拴心留人的“強磁場”,聚才聚智的“聚寶盆”。一是健全服務機制,讓人才安心。圍繞落實棲霞市“雙招雙引”實施意見,適時分類出臺蘋果產業、畜牧業、航空領域專項人才政策,形成“1+N”人才政策體系,納入相關產業發展專班工作規劃,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充分釋放人才政策紅利,打通政策落實的通道。同時,明確農業、科技、發改、財政等相關職能部門的主體責任,設立專項產業發展基金,為優秀人才(團隊)提供科研資助,以更實的措施、更大的力度吸引激勵優秀人才來棲創新創業。二是完善服務平臺,讓人才暖心。強化人才服務平臺打造,堅持精細化、個性化、精準化服務,深入推進“一網辦”、關鏈事項“一鏈辦”,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環境,以協助高端人才申報煙臺市級以上人才工程為抓手,為人才提供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專員對接的一條龍“媽媽式”全鏈條服務,讓人才在棲霞創新創業無障礙零阻力。三是優化服務環境,讓人才留心。好環境好服務是栓心留人、用好人才的重要保障,我們將倍加尊重人才、倍加愛惜人才,切實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持續強化人才政治引領,繼續組織開展“愛國、奮斗”精神教育,增強人才感黨恩、說黨好、跟黨走的自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