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2月3日訊(記者 王向榮 通訊員 陳靜)鄉村醫生是最貼近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是保障農村群眾健康的重要力量。海陽市目前共有鄉醫559名,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中身處最基層,他們立足本職,主動請纓,堅守崗位,筑起了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線。

邊學邊做,普及知識。在本次疫情發生后,為了能夠更好、更快的指導群眾開展科學防控,鄉醫們不等不靠,積極主動,自發組成學習宣傳小組,主動打電話或到衛生院詢問防治措施,一邊學習,一邊挨家挨戶向本村群眾宣傳防控知識,累計發放宣傳單1萬余份,并積極勸解告知村民避免聚集、減少出戶。農村村民普遍對疫情認識不足、防范意識不強、存在僥幸心理,村干部們去做宣傳,經常會遇到“杠子頭”,但鄉醫們去宣傳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群眾從思想上、感情上較認同鄉醫,所以都樂意接受鄉醫的建議,這樣極大的提升了村民的防控意識,避免疫情在村中蔓延,扎牢了村級防線。

主動請纓,嚴守關卡。目前海陽市共有8個高速路口,2個火車站點,3個國、省道檢查站點,每個點都需要4名醫務人員進行排查測量體溫工作,一天24小時三班倒,每天大約需要醫務人員156人次,但現有衛生院醫務人員數量遠不能滿足配合排查測量體溫的工作要求。看到這種情況,多個鎮區街道的鄉醫們主動請纓,紛紛要求參與到一線工作,參與配合公安、交通等部門排查、開展體溫檢測等工作。無論是即將退休的老年鄉醫,還是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年輕鄉醫,他們都無怨無悔、不講條件、積極踴躍的參與到了疫情防控的一線工作中。

堅守崗位,統籌兼顧。為了兼顧村民到村衛生室日常拿藥、診治工作,鄉醫們采用“三頭倒班”的方法,一個人當多個人用,每日來往于村衛生室、群眾家中、高速路口、火車站點、國省道檢查點。一班在村衛生室坐診給群眾看病、主動監測報告村級疫情;一班在高速路路口、火車站點、國省道檢查點排查;一班在村里配合公安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的體溫檢測、做好疑似病人及密切接觸者思想工作。在本職工作不耽誤的情況下,又協助緩解了高速路口、火車站點、國省道檢查點的排查壓力,為守護全市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