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夜長,早晨5點,外面漆黑一片,許多人還熟睡在夢鄉中,而隔離病區卻通宵達旦。一日之計在于晨,我們就從這里點開與生命息息相關的十二時辰。
隔離病區的護士開始為病人采血、發藥、做晨間護理。這里嚴格限制人員出入,護士除了要做好護理工作,還要為病人提供生活護理和心理疏導。同時,要承擔清掃衛生、物表消毒、病人生活垃圾及排泄物消毒處理工作。
每日晨間集體交班開始,交接夜間病人情況,傳達醫院相關工作及文件精神,部署與規范病區重點工作。
256CT室,放射科技師在進行影像核對,這里承擔著發熱預檢CT檢查工作,是篩查新冠肺炎病人的重要影像學手段。
快到飯點了,餐廳正在為隔離病區醫護人員和病人分裝營養餐。留觀病人住院期間的一日三餐均由醫院免費供應。
隔離區換崗。帽子、醫用防護口罩、外科口罩、分體隔離衣、連體防護服、護目鏡、橡膠手套、鞋套……一套嚴格而又繁瑣的穿戴后,醫護人員全副武裝進入“陣地”。他們每個班次至少要四個小時,期間不能喝水、吃飯、上廁所和擦汗。
有一種高風險叫“20厘米接觸”。作為明確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指標之一,醫務人員在為病人采集咽拭子標本,檢測和篩查病毒。
疫情就是戰情,崗位就是戰場。接到命令后,急診科醫護人員迅速穿戴整齊,接診發熱病人。
檢驗人員在做血實驗室檢查,為發熱病人提供重要的篩查與診斷依據。
門診大廳,發熱預檢分診點,兩名護理人員正在討論當班的工作情況。分診點的設置有助于發熱患者和普通患者得到有效的分診分流。
急診科分診人員在統計匯總發熱病人信息,做好交接班準備。疫情是魔鬼,不能讓魔鬼藏匿,這里又增設了一個發熱預檢分診點,多一個關卡,就多一分識別,多一分安全。
黑夜即將過去,黎明就要到來。燈光下的院名石,“海陽市人民醫院”七個大字紅得格外耀眼。白衣丹心,熱血鑄就忠誠,守一方熱土之平安,護一城百姓之康健,讓我們一起攜手打贏這場硬仗,迎來最終的勝利。
來源:海陽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