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2月7日訊(記者 賈楚航)2月7日,煙臺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同舟共濟應對疫情支持企業渡難關穩發展的政策意見》,從財政、金融、稅收、社保四大方面,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出臺12條支持政策,以幫助企業共同應對疫情,保經營、渡難關、穩發展。其中,社保方面包括減輕社保繳費壓力、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兩大內容。
減輕社保繳費壓力方面,《意見》稱,對受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確實無力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企業,可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療保障行政部門申請緩繳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醫療保險費,緩繳期最長6個月。對經批準緩繳的,緩繳期內免收滯納金,職工可按規定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緩繳期滿后,企業足額補繳緩繳的社會保險費的,不影響參保人員個人權益。加大援企穩崗力度方面,《意見》表示,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對面臨暫時性經營困難且恢復有望、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標準可按6個月的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和參保職工人數確定,政策執行期按上級政策規定執行。成立應對疫情企業用工協調機構,統籌各方資源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困難。對各類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民辦職業中介機構,介紹技能型人才和職業院校、技工院校、高校畢業生到本市中小企業就業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給予職業介紹補貼。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采取綜合計算工時、不定時計算工時等工時制度,推進網絡辦公,穩定生產經營,促進勞動關系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