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2月12日訊(通訊員 王聰 盧照偉) 2月5日,煙臺綠赫環保科技公司、N95口罩生產企業的車間中,7名教師志愿者正在流水線上熟練地操作著……從1月31日接到協助加工口罩的任務后,7名中小學老師和1名福山的企業安全員率先來到生產線幫工,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一干就是6整天。當日,是他們即將離開志愿者崗位的日子。
回看金東小學王秀云老師初進廠時的朋友圈:為了提高呼吸閥的組裝效率,我開始了不同方法的組裝。“我們打心底知道工期的緊張,各個地區的醫務人員、群眾是多么亟需這些口罩,所以一再努力堅持著,再苦再累也不下生產線!離開志愿者崗位,我們將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王秀云及她的戰友們是本次開發區63名教職工志愿者的一個縮影,他們犧牲自己僅有的假期,第一時間投身到這次全區志愿服務隊伍中。為廣大學子樹立了榜樣!”開發區疫情防控志愿者臨時黨支部書記徐希水介紹說,考慮到面臨學校開學、企業復工,臨時黨支部通知63名教師不再安排志愿服務,其余170余名社會志愿者隨著企業開復工,也將陸續結束本次志愿服務。”
疫情當前,空缺出來的崗位怎么才能給填補。在召集志愿者的通知發出后,機關志愿者的微信群里沸騰了起來。“需時即招,召之即來!”“有任務盡管安排就行,隨時待命。”
孫勇便是機關志愿者中的其中的一員,在得知全區招募志愿者時,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隨后被安排到福萊山街道東星小區,負責出入人員的體溫檢測、車輛檢驗、信息登記、勸說引導等工作。
孫勇愛人是開發區第九小學的老師,因為學校延遲開學,愛人需要在家為學生準備網課,自己早出晚歸做志愿者,5歲的兒子便無法照看。 “為了不耽誤愛人在家備課,也為了能夠安心志愿服務,我報名參加的前一天就把孩子送到了牟平老家,由父母幫忙照看,”孫勇說,母親身體不好,去年剛做了手術,還在恢復當中,為父為子都有愧對,但是責任還是讓他選擇站了出來。
“目前我們報名的志愿者660余人,已經安排崗位的接近600了。”徐希水說,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區各層面的志愿者為防控疫情都做出了巨大的“犧牲”,近日,煙臺開發區發出慰問,向夜以繼日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應急志愿者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