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一個接一個,我經治的4名患者出院了!
作者: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員、主治醫師陳陽博士
今天,又一名患者出院了,這是經我治療的第4位患者出院,更是轉移“陣地”后經我治療出院的第一個患者。25天了,我給了患者康復的信心,患者出院給了我必勝的信心。
陳陽為患者加油。
這是一名66歲的女性患者。2月10日,她住進醫院,不但有強烈的咳嗽、氣喘和口干舌燥等癥狀,還有高血壓基礎疾病,我們對她采取了抗病毒、中藥和對癥支持等治療。按說,她的病情不是很重,可是,她一住進醫院我就注意到她心事很重。
患者的心理狀態對治療效果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于是我主動與她拉家常,了解到她和她丈夫是同一天住進醫院的,愛人住在ICU。她不但擔心自己,更擔心自己的丈夫。
工作中的陳陽。
了解了她情緒低落的原因,我就從解開她的心結開始。我告訴她我們的ICU醫護團隊有多棒,打消對她丈夫的擔心。我還和她聊家長里短,給她心理安慰,并從專業的角度跟她解釋我們對她如何治療,將起到什么效果,樹立她與疾病抗爭的信心。
第二天、第三天……她緊皺的眉頭慢慢舒張開了。我們還加了微信,她一有疑問,便隨時問我,我也抽空及時、耐心地給予回復。打開心結的她,一天比一天恢復得好。終于,在入院的第七天,她康復出院了。
陳陽在工作中。
其實,在與病魔搏斗中,醫生和患者本來就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作為一名軍人,我知道戰友的這份情誼有多深厚!
我經管的患者中,有一對60多歲的夫婦,丈夫叫龔文才(化名),老伴叫張彩玉(化名)。在治療他們的過程中,我們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即使在我們接到命令執行新的任務,把治療他們的任務移交給兄弟醫療隊后,我們還是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仿佛就是親人。
這對老夫妻是武漢封城后住進醫院的,夫婦倆郁郁寡歡,不愿意與醫生交流病情。在第一次查房問診時,看到他們沮喪的樣子,我主動去拉拉龔文才的手,想緩解他的情緒。然而,當我手伸到他面前時,他伸出來的手瞬間又縮了回去,他是怕把病傳染給我,看得出他內心是多么脆弱。我迅速抓住他的手,用力握了一下,通過力量的傳遞,給他鼓舞。還沒有等我開口,他先說話了:“謝謝你們!”
從那以后,他們的喜怒哀樂也愿意同我分享。即使我下班了,他們也會通過微信和我聊上幾句。
“陳醫生,你好!今天我已出院,我想問問我再需要吃點什么藥……”2月4日,龔文才的老伴張彩玉出院了,咨詢我回家后如何恢復。她在咨詢的同時,要我一定要好好的,說我的爸媽在等我回家。
陳陽與患者的聊天記錄截圖。
是啊,我的親人們盼我平安回家,新冠肺炎患者的親人們也盼他們能早日康復回家。
就在張彩玉出院后的一周,龔文才也康復出院了。好消息總是一個接一個,2月12日,我在金銀潭醫院經治的另一名43歲的男性患者也出院了,他發來微信說恢復得不錯。
陳陽與患者的聊天記錄截圖。
每天下班,我完成個人洗消后,習慣性地打開手機微信,及時回復康復了以及正在康復的患者們的咨詢、交流和問候。透過手機屏幕,我仿佛看到他們那一雙雙期盼的眼睛——那可是性命相托!
戰斗催生使命感。我和我的戰友們知道自己肩負重任,我們會堅守抗疫戰場,竭盡全力,讓每一個生命去迎接黎明的曙光,擁抱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