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2月23日訊(通訊員 濱軒)為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煙臺市萊山區濱海路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多措并舉,落實“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堅決打好“防疫復工”聯動戰。
紅色領航,凝聚工作合力。成立疫情復工專責第五臨時黨支部,由領導班子成員擔任支部書記,街道防控工作企業聯絡組、應急管理辦公室、派出所及企業駐廠員中的黨員共同組成,凝聚聯防聯控強大合力。臨時黨支部抽調精干力量,成立了5個企業復工督導協調小組,下沉到轄區462家企業和7座商務樓宇進行摸底排查,逐一了解開復工需求和時間,征集意見建議72條,分批次、有針對性地制定開復工計劃,定人、定崗、定責,指導規模以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小場所按照審批流程進行開復工審批。同時,逐企業宣讀《疫情防控告知書》,簽訂《承諾書》,夯實企業主體責任和思想認識。

多措并舉,落實防控措施。開辟審核專項通道,嚴把方案預案制定、人員管理臺賬建立、體溫檢測點設置、防控物資籌備等8個復工條件,杜絕私自開復工、不符合條件和流程復工等現象發生。嚴格實地查驗。配合相關職能部門幫助企業做好復工前物資、人員、應急預案等準備工作,指導企業設立檢查站點52個,配備測溫設備、消殺設備60余套;建立場所相對獨立,配有基本生活設施的單獨隔離室17間;企業累計儲備口罩等防護用品2萬余個,酒精和消毒液3000余公斤。

優化服務,助力企業復產。一是推行“私人訂制”+“店小二”服務。13名黨建指導員專職駐廠督查,“一企一策”為企業量身訂制復工方案,督促企業防疫措施落實,并提供“店小二”式跟蹤服務,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原材料、物流、用工等方面的實際困難20余個,確保企業生產經營平穩有序。二是“網格化”提供精準化服務。對清泉實業、泰星汽車部品、天正藥業等16個規模大、用工多的企業的生產流程和員工居住場所,劃分為多個網格。由企業黨員、駐廠員擔任網格長,嚴格限定網格內人員工作和生活區域,實施內外人員分級管理,不同崗位落實管控政策,確保防控機制指導到位、落實到位。三是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采取電話、微信講解等方式,解答企業關于開復工疑問200余人次,引導企業制定復工方案92份,提供“上門復工指導服務”90余次。全面推廣“萊山抗冠衛士”小程序,為企業提供員工返崗登記、每日健康打卡、外來人員登記、防疫物資領取及消殺情況登記等服務,對所有員工健康狀況實時統計,助力企業全面掌握員工動態,精準實施疫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