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榮鑫在方艙醫院給南醫學子授課視頻截圖。
“同學們,由于我在方艙內,只能借患者手機跟大家打招呼!3月4日上午,南京醫科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精神醫學系100余名同學通過視頻聆聽了一堂方艙醫院里的“云端”思政課。授課的是到湖北一線參與心理救援的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醫學心理科主任李箕君、精神科副主任朱榮鑫。
為了這堂課,朱榮鑫在前一天下夜班后,早上再次進入方艙。“大家看,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地方,這里躺了很多病人,但也有床位空了,說明出院病人越來越多了!敝鞓s鑫邊說邊帶同學們跟隨他的鏡頭,了解醫院緊張忙碌的救援現場。
如何快速有效地跟患者建立信任關系,朱榮鑫以身邊的案例給大家做了回復!皠倎頃r遇到一名患者,他幾天之內親眼見證了身邊病友死亡的場景,內心的恐懼、抗拒、絕望讓他幾近崩潰。”朱榮鑫說:“我們來之后,多次溝通、聆聽,患者開始表達出自己的情緒,通過積極引導,讓他重塑了希望。”
“有我們在,不怕!”這是一線救援人員的口頭禪,但在朱榮鑫看來,這句話的背后正是一名醫生的責任和擔當,“沒有一個救治方案是萬能的,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患者,就要不同的方案。”
“我參與過非典、汶川大地震等重大事件的一線心理危機干預工作,但第一天來到武漢后,看到的場景還是把我震撼到了!崩罨f,“1000多人躺在方艙醫院,看到我們的到來有欣喜,更多的是期盼,那一刻,我更加懂得他們需要我們,他們在等我們到來!崩罨瑢W們強調,疫情面前,不只有普通的救治,心理救援同樣重要。
他將心理救援比作“特種部隊”,告誡同學們,心理危機干預在疫情防控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他提醒大家除關心患者的心理外,還要注重一線醫護人員的心理關懷。
“我們到達一線后,就做了一份600名醫護人員的調查,發現很大一部分醫護人員也有心理干預的需求,所以同學們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有人文關懷,要盡可能周全、科學地做出判斷。”
李箕君強調,一線救援中要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給患者和醫護人員提供“安全感”;同時他希望同學們在練就過硬專業本領的同時,要加強身體鍛煉,提升科學素養。
“兩位專家的身體力行是對醫學生最好的專業教育,讓我們在感受救援艱辛的同時,明白了努力的方向!蹦暇┽t科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的沙子墨同學說。
通訊員田天南報融媒體記者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