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5月29日訊(通訊員 董士杰) 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人民需求的跨越式發展,醫養健康產業的市場需求和品牌需求不斷增長,在倡導健康發展的大環境下,越是創新能力強,越是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企業,越是能乘風破浪,逆勢生長。為提升區域醫養健康產業創新能力,芝罘區重點圍繞區域內醫養健康領域重點企業集中用力,依托核心技術,依靠技術創新,深耕高端市場,幫助企業重點突破,書寫產業新奇跡。
2019年,由芝罘區煙臺宏遠氧業有限公司創新研發、一款具有重癥搶救功能的“ICU重癥治療艙”一經問世,便博得業內專家的廣泛關注及一致好評。該產品采用了公司獨有的11項專利技術,正式實現了國內高端智能化氧艙零的突破。
創新研發ICU重癥治療艙
醫用高壓氧技術,是國內外的重要醫療技術,該產品針對治療缺氧、缺血性疾病,或由于缺氧、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均可取得良好的療效;特別是在治療有害氣體中毒時,有無可替代的效果。
“高壓氧治療作為急性缺血缺氧性腦病和腦外傷等昏迷患者的重要腦復蘇手段,在臨床上已得到廣泛認可,特別是病程早期實施高壓氧治療療效更好。”煙臺宏遠氧業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孫茂旭介紹,由于常規氧艙內搶救條件有限和醫療風險不能有效控制等原因,通常是等ICU患者病情完全平穩后再謹慎試行高壓氧治療,這種方法雖可保證患者高壓氧治療安全,但卻失去病程早期治療的時機。
正是在這樣的臨床實際下,煙臺宏遠氧業有限公司大膽創新研發出ICU重癥治療艙。該產品采用了公司獨有的11項專利技術,是國內首臺售價超過千萬元的高端氧艙。
“ICU功能,也就是重癥搶救治療,需要在治療中將治療設備進入高壓氧艙中,然而,高壓氧艙是高氣壓環境下,很多設備在高壓下往往無法運行,這是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也正是我們研發這款ICU重癥治療艙的關鍵技術所在。”孫茂旭介紹。
將研發大數據智能高端氧艙
“不同于一般的高壓氧艙,我們的高壓氧艙還帶有手術艙,由于電不進艙,手術艙的無影燈采用光纖照明技術,將電放在艙外,通過光纖傳輸原理,將光導入到手術無影燈。”孫茂旭說。
“我們經常看到的是插鼻管吸氧,而高壓氧艙中是通過面罩吸氧,吸的是純氧,氧濃度可達到99.6%。”孫茂旭進一步解釋,同樣一個腦外傷患者,在常規病房治療疾病可能需要半個月至一個月時間,在高壓氧環境下治療,療程可縮短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宏遠氧業的ICU高壓氧艙引入了病原管理系統,為將來大數據分析高壓氧艙治療效果開辟了新的通道。這些關鍵技術得到了醫院和專家的廣泛認可和好評,使用過程中搶救了許多危重病號,尤其是腦外傷嚴重病號,之前在常規ICU艙室搶救后很可能造成植物人或是記憶力減退等癥狀,高壓氧艙治療則減少腦細胞死亡,臨床治療效果非常好。
據悉,下一步,煙臺宏遠氧業股份有限公司將開發更高端的高壓氧艙,主要是大數據、云平臺智能高端氧艙。另外,還將開發家庭用高壓氧艙,隨著進入老齡化社會,高壓氧艙進入家庭,滿足不同群體需要。
科技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ICU重癥治療艙的研制成功,是煙臺宏遠氧業多年來重視科技創新結下的累累碩果。“這標志著公司在醫療器械設備制造,產品研發創新方面走在同行業前面,實現了國內高端智能化氧艙零的突破。”孫茂旭說。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多年來,煙臺宏遠氧業通過科研項目實施科技創新,促進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2019年,公司承擔2項省級科研項目和12項企業科研項目,這些科研項目創造五千多萬元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產生了多項專利,提升了企業科研開發能力。
作為ICU重癥治療艙研發團隊的帶頭人,孫茂旭著眼于未來,不斷推動企業的科技創新。其中2019年其主持研發的“ICU重癥治療艙”獲得首屆煙臺市長杯工業設計大賽金獎。2020年,經煙臺市市政府審核,獲批孫茂旭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其領導下技術中心先后獲得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工業設計中心等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