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6月12日訊(通訊員 董士杰) 在我國社會老齡化日益加劇、人們保健意識越來越強的背景下,上門護理服務需求激增。“如何讓居家的病人得到專業的護理服務?”引發社會各界、尤其作為服務提供者的護理人員的廣泛關注。
按照煙臺市衛健委、芝罘區衛健局統一部署,芝罘醫院成為煙臺市首批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醫院之一,2020年6月正式上線“互聯網+護理服務”項目,并開展了首次護士上門服務,這也是煙臺市醫療機構完成的首個“互聯網+護理服務”訂單。
互聯網+護理服務是指利用在本機構注冊的護士,依托互聯網等信息技術,以“線上申請、線下服務”的模式為主,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醫療行為相關護理指導和護理健康咨詢等服務。芝罘醫院充分考慮不同人群的健康特征和對護理服務迫切需求,利用“互聯網+護理服務”九州優護手機APP軟件,增加護理服務供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病患家屬通過手機APP網上下單,護士可以根據自己的排班線上接單,為患者提供上門護理服務,真正做到方便快捷的延伸護理服務。服務項目包含靜脈采血、PICC維護、尿管胃管更換、產后母嬰護理、普通造口護理、就診陪檢等。為了給患者提供規范的護理服務,芝罘醫院護理部制定了《煙臺芝罘醫院互聯網+護理服務規章制度》、《護理上門服務流程及標準》、《院外護理方案》、《院外護理協議書》等一系列規范要求,按照煙臺市“互聯網+護理服務”項目人員資質要求,挑選具有至少五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和護師及以上技術職稱的護士作為網約護士,并進行了嚴格操作培訓及考核,保障上門護理服務質量和安全。
芝罘醫院“互聯網+護理”服務上線后,意味著病患只需在家里通過手機預約,即可足不出戶享受專業護士上門提供專業護理服務。首個接受上門護理服務的是一位70多歲、臥床4年的老人王女士,她是腦梗后遺癥患者,平時不能自己進食,只能依靠家人照顧,鼻飼營養液支持。前段時間,王女士在芝罘醫院住院治療,期間,護士楊蔚向王女士的家人屬們介紹了“互聯網+護理服務”項目,并幫助指導他們下載了手機軟件。近日,王女士在家休養時,不小心將胃管自行拔了出來,家屬們慌亂中想起了芝罘醫院的“互聯網+護理服務”平臺,出于對芝罘醫院的信任,便在網上預約申請了“鼻飼置管”護理項目。芝罘醫院消化內科護士長鄭磊接單后,與護士李彥玲一同按照預約的時間及時登門為老人置管,老人的營養供給問題馬上得到了解決。“太感謝你們了,如果去醫院,老人上下樓的搬動,再掛號排隊,至少得半天時間。現在不用來回折騰老人,家屬也輕松了,通過手機預約,就能家里享受到專業護理服務,真是太方便了!”上門護理服務獲得了患者家屬們的點贊,家屬張先生說,老人行動不便,胃管是老人獲取營養的唯一渠道,如果以往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只能撥打120,然后全家出動將老人送到醫院急診科置管。如今,患者在家里就能享受到專業護理服務,不僅消除了護送過程中的安全風險,而且一家人不必承受來回奔波之苦,原本在家屬看來束手無策的事情,在專業護理人員幫助下,很快得以解決,一家人都很高興。
“互聯網+護理服務”運行模式,優化了患者出院后延續性護理,患者足不出戶即可獲得便捷、高效的護理服務,充分發揮了醫院的專業技術優勢,將醫院護理服務延伸到社區及家庭,為老年、慢病患者提供全周期、全流程服務及便捷服務,改善患者就醫新體驗,精準對接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患者少跑路,護理服務送到家”,此舉措對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獲得感更具實效。今后,芝罘醫院將精準對接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促進延伸護理服務,滿足了群眾足不出戶即可享有優質、便捷的居家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