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時刻7月2日訊(融媒體記者 劉瑞)一切圍繞“三重”轉,一切盯著“三重”干,今年以來煙臺開發區上下同心抓“三重”,各行各業勇于擔當,強化落實,推動“三重”工作取得新突破。
今天記者在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項目現場看到,一場搶工期大會戰正在這里展開,目前八棟建筑單體全部完工,300多名工人奮戰在施工現場進行外部裝修、景觀綠化和路面鋪裝工作。八角灣中央創新區作為我市中心城區重點打造的九大片區之一,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項目對全面拉開八角灣中央創新區建設框架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煙臺八角灣國際人才港推進服務中心副主任衣全然:“引進一些高校科研院所,來提高我們開發區整體的科研創新水平和人才的集聚,打造一個人才的集聚的高地,哈工程這個項目是我們引進的第一個雙一流的研究生院落戶在煙臺這個地方。所以對我們整個區域的人才和產業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帶動作用!
哈爾濱工程大學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全國排名第一,與我市主導產業契合度高,今年9月開學后,學校將圍繞海工船舶、電子信息、材料化學等領域,首批入駐研究生689人,教職工100人。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基建后勤部主管張浩剛:建設期間,我們已經與48家企業達成了廣泛的合作意向,(哈)工程大學將以煙臺研究院為基地與開發區和煙臺市的一些企業,進行了一個全面的合作,包括還有科研合作和包括科研合作成果轉化,以及相關的人員的培訓和培養工作。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今天的項目檔次,決定著明天的產業高度、經濟強度。萬華百萬噸乙烯項目,投資168億元,僅用兩年建成,9月份即將投產,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壟斷。與此同時,萬華全球研發中心,這一具有國際頂級水平的化工研發“科研大腦”也已建成投用。自貿區煙臺片區招商服務中心交付使用,先后發布煙臺片區實施方案,總結提煉了中日韓跨境審批、證照同辦、“非接觸式”政務模式等21個案例。輻射山東半島的京東智聯云(山東半島)數字經濟產業園,6月份開園后,在618期間火力全開,銷售額達到1279萬元。京東智聯云(山東半島)數字經濟產業園負責人尤瑞:“我們把京東的這種窗口服務能力從北京搬到了咱們煙臺當地原來一個商家,他想上京東平臺想開店,他需要跑北京,需要走很多程序,另一方面我們還給一些做得好的企業提供的金融補貼,你做到根據產值來,你像我們最高能夠補貼到1.5%。”

企業通過獨有的城市產業服務平臺大數據,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已招引入園生鮮、食品、科創類電商及配套企業36家。京東智聯云(山東半島)數字經濟產業園負責人尤瑞:“你像這個圖上它展示的就是我們一個買入賣出的數據以及實時的交易數據,這些交易的數據我們可以進行再一度的細分,包括有些數據我們已經提供給咱們當地政府了,讓當地政府了解到全省是有什么狀況,我們整個煙臺又處于什么樣的狀況,然后輔助咱們煙臺下一步做一些出臺政策的決策!
今年以來,煙臺開發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圍繞“三重”工作壓實責任分工,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力推動包含承擔的全市“三重”工作在內的216項全區“三重”工作保質量、保工期壓茬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