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8月18日訊(記者 許加薇 攝影 李剛 通訊員 張魯濱)2020年是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煙臺片區(以下簡稱“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掛牌一周年,29.99平方公里的熱土正迎來千載難逢的新機遇,開啟嶄新的未來。8月18日上午,“自貿先行看煙臺·改革創新立潮頭”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周年媒體采風活動在煙臺啟動,全國30多家主流媒體組成的采訪團開啟了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之行。首站,就是煙臺開發區城市展示中心(以下簡稱“城市展示中心”)。
都說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最好的辦法就是去當地的展覽館,于是,到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第一站就是來了這里。
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位于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煙臺開發區”)范圍內,坐落于煙臺開發區海濱廣場的城市展示中心,便是為市民提供一個了解開發區發展歷程、規劃建設的平臺。城市展示中心2012年11月開始建設,2014年10月正式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截至目前,累計接待參觀者51萬多人次,接待團隊2800多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自2019年8月31日掛牌以來,累計接待參觀者7000多人次,參觀團隊120多個)。城市展示中心是一個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主要包括城市規劃、愛國主義教育、中小學綜合實踐教育、關愛下一代、黨性教育等板塊,實現了一館多用、綜合利用,同時也成為廣大市民的最佳“城市會客廳”,發揮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智慧城市展示,塑造閃亮的“新城市名片”
城市展示中心是展示煙臺開發區歷史、現狀、遠景的一張“名片”。布展主題為“藍色海岸,靚麗新城”,總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布展面積1.1萬平方米,包括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分為數字沙盤展示區、特色規劃展示區、臨時展示區、3D影院、會議接待區等。通過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這條主線,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呈現煙臺開發區建區以來的滄桑巨變。城市展示中心并以現代時尚的建筑外觀、高水準的室內布展、高科技手段運用,融知識性、科技性、趣味性、互動性于一體,位居國內同類展館前列。
特別是,《新區崛起》、《光輝歲月30年》、L幕主題影片、《未藍之約》3D影片,對煙臺開發區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建設進行了集中詮釋,使不同年齡、不同群體的觀眾均能從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角度,深入了解煙臺開發區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歷程。
“這里是煙臺的母親河——夾河,她流入的這個海灣被稱為套子灣。30多年前,這片河與海交匯的地方,是煙臺有名的‘后沙旺’。那個時候,這里土地沙化,一片荒蕪。如今,當我們再次踏上這片土地,看到的卻是林立的高樓,現代化的廠區,綠色掩映的街道,和人們臉上掛滿的微笑。”在開發區城市展示中心大屏幕上,那些見證煙臺開發區成長歷史的老開發區人訴說著每一段奮斗的足跡。
第一批創業者丁慧說,記得當時的辦公桌都是借來的,生活必需品也要騎車到三十里外的市區去購買,冬天沒有暖氣,凍得渾身冰冷。盡管環境那么惡劣,條件那么艱苦,但大家對建設開發區都充滿了激情和夢想,沒有一個叫苦的。
每一個煙臺老開發區人都對這樣一個場景記憶猶新:1985年12月,亞東標準件公司奠基,它是首批沿海開發區中成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從此拉開了煙臺開發區招商引資的大幕!
作為煙臺開發區多年從事和分管招商工作的領導,高松敏說,煙臺開發區當時是一片荒灘,各項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缺乏吸引項目的條件。“但回過頭來我們看一看,我們的招商引資工作是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走過來的。這應該說歸功于我們不服輸的精神。”
經歷過開門紅的艱難后,大宇來了,LG來了,通用來了,富士康來了,現代也來了……世界500強紛紛把目光聚焦到這里,投資者紛至沓來,煙臺開發區已由最初的敲門招商轉為開門迎客。
堅持不懈地抓招商,使煙臺開發區這顆新生的幼苗逐漸成長為參天大樹。通過引進龍頭大項目逐步形成產業集群,提升了煙臺開發區的核心競爭力,通用汽車入區,騰空生出一個新產業;富士康落戶,平地造出一座電子城。隨后,機械制造、電子信息兩大主導產業,汽車、手機、電腦、船舶、裝備制造等優勢產品集群,生物醫藥和新材料兩大新興產業,他們的加入支撐著煙臺開發區一路大步前行。
“從1984年到2018年,35年間,從落后的‘后沙旺’到如今的開發區,滄海桑田,砥礪前行,煙臺開發區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歷次機遇,也經受住了世界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走出了一條由快速發展到跨越發展再到科學發展的輝煌之路。”城市展示中心管理處處長呂愛華感慨地說道。
漫步在如今的煙臺開發區,金沙灘公園、福萊山公園、白銀河公園美輪美奐,黃河路、珠江路改造閃亮呈現,天馬廣場、星頤廣場等城市綜合體建成投用,萬達廣場、37°夢幻海、喜來登酒店、希爾頓酒店等高端服務業迅速崛起,衡山路、長江路中央商務區建設如火如荼,文明城市提升工程漸入佳境。
這片土地,每一天都在改變容顏;這座城市,每一天都在提升品質;這里的人們,每一天都在創造奇跡。
扛起國家戰略,跨入對外開放“自貿時代”
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的建設,煙臺開發區是承接地。
作為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煙臺開發區綜合實力多年位居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前列。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面對嶄新使命和國家召喚,煙臺開發區如何接好“這一棒”,跑出自貿“加速度”?
據介紹,結合自貿區建設核心任務和煙臺片區的產業特色、區位優勢,煙臺片區以全球視野、國際水準規劃打造“八大中心”,同步實施“八大行動”,奮力在新一輪自貿區建設中率先突破、走在前列。
“八大中心”,是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自貿試驗區發力的重點方向,即先進制造產業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區域金融中心、商事服務中心、國際科創合作中心、國際會展文旅中心、海洋經濟創新中心、國際人才港,為自貿區建設鋪就“路線圖”。其中,先進制造業中心,位于“八大中心”之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按照規劃,未來3-5年煙臺片區圍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將培育形成十大產業集群,構建更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其它中心的建設也明確了目標和載體。
一年來,圍繞“八大中心”建設,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大力實施先進制造業培育行動、產業導入專項行動、服務業優培行動、八角灣中央創新區崛起行動、海洋經濟創新區領航行動、“八角灣英才”集聚行動、營商環境升級行動、城市更新提升行動,推動自貿區建設快速突破。
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實施范圍29.99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中韓(煙臺)產業園、煙臺綜合保稅區西區兩個國家級園區。煙臺片區的功能定位為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和生產性服務業,打造中韓貿易和投資合作先行區、海洋智能制造基地、國家科技成果和國際技術轉移轉化示范區。煙臺并成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涵蓋市商務局、煙臺開發區管委等26個部門、單位,形成了領導小組負責市級統籌、片區管委負責具體實施,各職能部門廣泛參與、合力攻堅的片區建設工作推進機制。并率先下放首批696項市級行政權力事項以及64項市級公共服務事項,賦予煙臺片區更多自主權。
這,是煙臺繼1984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2018年被山東省委省政府列為新舊動能轉換三個核心區之一后,迎來的第三次重大戰略機遇,標志著煙臺改革開放進入了歷史新階段,也標志著煙臺開發區進入了自貿新時代。
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是煙臺的自貿區,也是開發區的自貿區。借勢自貿區建設的東風,一系列“看不見”的規劃和看得見的變化,正在煙臺開發區這片土地上醞釀、發生、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