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8月19日訊(記者 賈楚航 李剛 通訊員 鄒瑜 劉偉 張魯濱)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成立以來,通過流程再造,政務服務審批效能列陣“全國最快”,全區100%的行政許可事項可實現全程網辦。8月19日,參加“自貿先行看煙臺 改革創新立潮頭”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周年媒體采風活動的30多家媒體記者,來到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政務服務中心實地探訪。


位于區政務服務中心A座2樓的自貿煙臺片區企業服務專區,1200余平方米的服務大廳人流不斷,叫號聲、電話鈴聲此起彼伏,“一線通”接線員緊張忙碌,身穿藍馬甲的“幫辦代辦專員”熱情相迎,工作人員全程指導幫辦代辦快捷有序。
去年9月,自貿區企業服務專區設立。29個開放式窗口,分為商事登記、行業許可、投資建設、融資抵押、稅務服務、人才服務、專業服務等七大功能區,集成企業投資建設所需181個審批服務事項,全面推行“集成式”服務、“開放式”審批以及全程免費幫辦代辦,為企業、高層次人才提供最優質的服務資源。

“來之前打了‘一線通’,本想把資料先打聽一下,沒想到工作人員全程指導、幫辦代辦,這不,當場就把手續辦好了!”在企業服務專區,不到1小時就辦完了開公司手續,實現“老板夢”的孫女士激動的說。
一年來,政務服務中心以企業需求為視角,緊密對接先進國際規則,積極轉變審批服務職能,在制度創新的自貿“試驗田”上深耕細作,漸次花開——
“中日韓跨國辦”,提供企業開辦全過程離岸服務,電子營業執照即時可獲。目前共有11家外企在境外獲得煙臺片區營業執照,涉及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匈牙利等5個國家,成為“后疫情”時代招引項目的強有力工具。
“四書合一、三一審批”,將區級審批核準的非高耗能行業項目四項報告書合為一個文本,實行“一體編制、一次報審、一文批復”,可壓縮報告編制、審批時間2/3以上,為企業減少費用支出近60%。

截至目前,政務服務中心已先后推出實施12項改革做法,其中首創性改革10項,引入性改革2項,首創率達到83%。
“因為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企業降低了三分之一的前期管理費用和成本。”瓦魯機器人作為全區首批10家“拿地即開工”企業之一,同時受益聯合導辦、并聯審批、容缺審批等改革機制,創造了從拿地到開工只用了2個工作日的投資建設審批紀錄。而作為全省自貿片區中首家組織海關進駐的政務服務中心,區內外貿型企業辦事由跨區辦、15公里變為“零距離”。

政務服務中心以“極簡審批、極速辦理、極優服務”為核心,建立起行政審批頂格協調和“企業需求”倒逼機制,不斷推進審批手續更精簡、政策更集成、數據更開放。經與青島、深圳、上海浦東、蘇州工業園4地對標,目前,煙臺片區政務服務中心80%以上的可比事項進入“全國最快”行列。
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自貿煙臺片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國內外投資企業、科研院校、知名機構、人才團隊紛至沓來,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不斷噴涌新動能。
眼下,自貿煙臺片區正按照“點位突破、系統集成、品牌創建”的思路,大力開展自貿區背景下政務服務工作的制度創新、流程再造,在規模集成、改革爭先、審批效能、優質服務方面爭創“四個全國一流”,為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匯聚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