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0月23日訊(通訊員 王朋祥 劉作華) 海陽發城鎮是果業強鎮,眼下正是蘋果集中成熟上市的季節,果農們穿梭在“蘋果墻”之間搶抓農時,供應各地市場。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果籃子”,同時也充盈了果農的“錢袋子”。
走進發城鎮王家山后村的蘋果園里,濃郁的果香撲面而來,沉甸甸的蘋果壓彎了枝頭。果農姜殿花管理了近十畝的果園,一大早她便在自家的果園里忙著采摘、裝車準備發往最近的收購站。
“今年管理的蘋果優質果能多一點,價錢能高一點,比去年相對來說能高五六毛錢一斤,到現在為止我收了能有一百零幾筐蘋果,一筐平均價錢在二百五六十塊錢!苯罨ńo記者算了這么一筆賬。
在路邊隨處可見的蘋果收購攤點上,陸續有果農前來運來蘋果進行售賣,工人們不停的忙碌著,從分揀、包裝、過稱整個環節流水作業。林世昌是今天前來出售蘋果的果農,看著自己精心種的蘋果賣上了個好價錢,林世昌喜上心頭!拔疫@個蘋果是最高價,在埠后4.1元一斤,今年的產量我很滿意,蘋果質量也好,能賣上價。”
據了解,發城鎮王家山后村有著“全國紅富士第一村”的美譽。村黨支部書記牽頭成立了合作社,入社村民近千人,果樹種植面積3000多畝。經過各類活動中的專家評選,“中華名果”、“名牌產品”、“名牌果品”、“山東省名牌農產品”、“煙臺名牌果品”等諸多榮譽紛至沓來,蘋果產業已經成為當地農民主要的經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