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0月23日訊(通訊員 張建魯)“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姑涝驍∶赖垡靶睦!……”雖然已經過去了70年,但是,至今一唱起這首中國人民志愿軍軍歌高萬功老人仍是慷慨激昂,二目爍爍放光,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炮火連天的崢嶸歲月。




百煉成鋼
1946年9月,高萬功參軍到華東野戰軍8縱78師警衛團,在1營3連當了一名機槍手。他先后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土沙集戰役、開封戰役、淮海戰役,上海戰役。激烈殘酷的戰火洗禮,把高萬功淬煉成了一名作戰勇敢、機智靈活的鋼鐵戰士。特別是他百發百中的狙擊本領,更是令敵人聞風喪膽。在解放上海戰役中,一伙頑敵憑借堅固的地堡猛烈地炮擊我軍,造成嚴重傷亡。危急關頭,高萬功精確瞄準目標,連續四個單發,敵人的火炮一下子變啞了。戰士們沖上去一看,地堡里面的4名炮手全部斃命。因為作戰勇猛,身經百戰,高萬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七次。

高萬功老照片
1950年夏,美國打著“聯合國軍”的旗號出兵干涉朝鮮內戰,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對我國東北邊境的城市和鄉村實行狂轟濫炸,嚴重威脅著我國的安全。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我國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迅速組織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
正在上海駐訓的高萬功帶頭遞了交請戰書。9月底,隨26軍77師開拔到安東市(丹東市)。在這里,他們換上了志愿軍服裝,于11月19日晚8點,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了鴨綠江。
血染風賀里
過江后,部隊冒著零下38度的嚴寒連續4天4夜急行軍,在朝鮮北方的黃草嶺打響了入朝第一仗。戰斗異常激烈,打得敵人倉皇潰逃。1營3連奉命追擊,他們一口氣追了20余里,終于在風賀里追上了撤逃的敵人。我軍趁黑夜摸向敵陣地前沿。突然,高萬功帶領的機槍組在越過鐵絲網時,不小心觸動了上面的機關,照明彈呼嘯著劃破夜空,敵人的機關槍掃射過來,6名同志傾刻中彈犧牲。高萬功馬上命令4班臥倒隱蔽。這個班在解放戰爭中是出了名的戰斗模范班,為了壓制敵人的火力,投彈能手王克傳奮力投出了三顆手榴彈。敵人的火力一下子被壓制住了。就在火力中斷的一剎那,高萬功立刻命令全班沖鋒,與敵人展開了近戰肉搏。經過一夜激戰,終于把勝利的旗幟插到了陣地上。這一仗,機槍班共消滅了37個美國鬼子,繳獲了5挺重機槍、10余支卡賓槍和沖鋒槍。
雖然消滅了許多敵人,但是高萬功他們連隊也損失慘重。包括連長、指導員和兩名排長在內,共有60多人英勇犧牲。打掃戰場時,副指導員叫上高萬功一起去尋找犧牲的戰友,把他們的遺體用白布纏裹起來掩埋了。找來找去,發現少了一名叫方玉田的戰士。最后,在一片染滿血跡的雪堆下面找到了半條腿,腳上缺了一個拇指。高萬功流著眼淚說:“這就是玉田同志。”在解放戰爭的一次戰斗中,方玉田腳部負傷斷掉一個腳指頭,是高萬功親手給他包扎的傷口。
風賀里戰斗結束后,他們班又一次被評為戰斗模范班。高萬功被評為二等功,并提升為二排排長。


激戰雄皮山
1951年2月底,部隊經過休整補充,繼續往南開進,到達雄皮山,參加了二次戰役。他們在山半坡上挖戰壕修工事,準備迎擊敵人。戰斗打響后,敵人采用輪番進攻的戰術不斷向我軍陣地猛烈攻擊。高萬功帶領全排戰士英勇反擊,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沖鋒。連續幾天都沒能夠突破我軍陣地,敵人狗急跳墻,調來了坦克和大炮。為了有效地減少傷亡,每次敵人炮擊時,高萬功只留下一名戰士在炮火打擊死角處瞭望,其他人則隱蔽在戰壕和貓耳洞里。一旦敵人步兵接近,他就指揮戰士們開足火力予以迎頭痛擊。就這樣,他們在陣地上堅守了38天,硬是把敵人釘在了陣地之外。
那時陣地上的條件非常艱苦,戰士們餓了,抓一把炒面就著雪往下吞。沒有鹽和蔬菜吃,許多戰士得了夜盲癥。為了恢復視力防止非戰斗減員,大家就用雪水煮松針葉喝。晚上,天寒地凍,戰士們擠在一堆,用大衣包裹起來互相用體溫取暖。有一次,高萬功與一個戰友背靠背坐在一起,他說口渴了想吃點雪,但又怕站起來把熱氣跑掉,高萬功就用戰鍬從戰壕邊上鏟了一點雪遞到他的嘴上。沒想到鐵鍬太涼,一下子把嘴唇給粘住了。沒辦法,高萬功只好用嘴哈熱氣幫他化開。就是在這樣艱苦惡劣的環境中,我軍官兵憑著頑強的戰斗意志和高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舍生忘死,克服一切艱難困苦,戰勝了強大的敵人,譜寫出一曲曲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
38晝夜的激戰,連隊傷亡了60多人。高萬功再次立榮立二等功,被提拔為3連副指導員。
淚灑391高地
雄皮山戰后,部隊進行了短暫的休整,補充了兵員和彈藥。高萬功奉命帶領一個50多人的加強排到391高地阻擊敵人北上,掩護主力部隊轉移。上級要求他們堅持到第二天下午4點鐘,當天空出現綠色的信號彈時就可以撤出陣地。
391高地戰略位置重要,是敵軍北上對我后方進行攻擊的必經之路。高萬功帶隊迅速做好戰斗準備。第二天早上,敵人的飛機、大炮先是對我陣地一通狂轟濫炸。緊接著,山下的敵人在坦克和裝甲車的掩護下開始搶攻。遠遠望去,密麻麻黑壓壓一大片,一步步逼近。高萬功臨危不懼,一面指揮戰士們隱蔽待敵,一面沉著冷靜地觀察戰場態勢。當敵人距離約30米時,他果斷地扣動了扳機,大吼一聲:“打!”全排的各種武器一齊開火,濃烈的硝煙霎時間彌漫了整個陣地。由于突然開火,而且火力又非常的猛烈,一下子就把敵人打得懵頭轉向,他們扔下六十多具尸體慌亂地退了回去。
很快,敵人又展開了第二次沖鋒。這一次,他們是從兩側發起進攻。高萬功及時調整人員和火力部署,分頭拒敵。戰斗一直持續到下午1點鐘,再次擊退頑敵,消滅了四十多個敵人。
太陽偏西時,不肯服輸的敵人又發動了第三次進攻。此時,我軍傷亡嚴重,全排僅剩下20多人。敵人哇哇怪叫著拼命沖過來,戰士們已經打紅了眼,他們把整捆的手榴彈和爆破筒狠狠地扔向敵群,劇烈的爆炸聲中,敵人成片地倒下。高萬功和其他幾個班長身先士卒,槍彈齊發,給敵人以迎頭痛擊。由于占踞有利地形,又有一連的六零迫擊炮和八二迫擊炮支援,敵人的第三次進攻又被成功打退了。這場阻擊戰為掩護主力部隊轉移爭取了寶貴時間。
當一顆綠色的信號彈從從山后升起時,高萬功帶領戰士們勝利地撤出陣地。一清點人數,只剩下十幾個人。他們整齊地站好一排,面向山那邊深深地鞠了個躬,向犧牲的戰友作最后的告別。擦干眼淚,他們踏上征程,投入下一場戰斗中。
1952年6月5日,部隊凱旋回國。到達長春后,他們乘坐火車一路開到祖國的首都北京,受到了毛主席、朱總司令、周總理的親切接見。



老照片
在采訪結束時,95歲高齡的高萬功禁不住熱淚縱橫,“入朝時我們連有170多人,回國時連我算上只剩下7名戰友,其他同志都犧牲在戰場上了。他們光榮地完成了祖國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他們個個都是英雄,我們永遠也不能忘記他們!

高萬功
【人物小傳】高萬功,1925年出生,1946年入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中,先后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開封戰役、淮海戰役、上海戰役。1950年11月入朝作戰。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四次,三等功七次,1952年被評為“戰斗模范”,1955年榮獲解放勛章,2009年被民政部、總政治部表彰為先進軍隊離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