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開幕式在煙臺國際博覽中心舉行。開幕式上,中國蘋果產區聯盟與蘋果品牌發展聯盟、中國蘋果產業協會加工分會、中華供銷合作總社濟南果品研究院煙臺分院、國際果汁工業保護協會煙臺辦事處成立,19個項目集中簽約。

一方水土養一方生靈
140余年前
西洋蘋果在春遲、夏涼、秋爽、冬不寒的煙臺扎根生長
140余年來
煙臺蘋果歷經了幾代品種的更換
如今的煙臺
是我國現代蘋果的發源地和主產區
被農業部確定為我國蘋果優勢產業區
煙臺蘋果
獨占種植歷史最悠久、品牌價值最高
口感黃金比最優、龍頭企業最強等10方面中國之最
煙臺蘋果品牌價值超過145億元
連續12年蟬聯中國果業第一品牌

展廳內景 李剛/攝

各大直播平臺在現場直播。 李剛/攝

參展商現場直播。 李剛/攝
蘋果是煙臺的驕傲。舉辦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是我市乃至全省蘋果產業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果農期盼已久的一件喜事。是推動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對于擴大煙臺果業影響、促進果品銷售、帶動產業升級、增加果農收入,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本屆蘋果節主題為“創新、提質、增效、富民”,由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中國果品流通協會主辦,煙臺市承辦,期間將舉辦“線下”全產業鏈展示、招商簽約等系列活動。活動得到聯合國和有關國家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新西蘭出口局普倫蒂灣分局局長喬安娜·霍爾,新西蘭陶朗加商會會長馬特·考利,法國果蔬協會跨行業聯盟主席布魯諾·杜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副代表戴文德分別發來祝賀視頻。
截至2019年,全市蘋果種植總面積和總產量,分別達282.6萬畝、559萬噸。全市從事蘋果產業的人員近170萬人,產值接近200億元,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山東的煙臺、美國的華盛頓州、日本的青森、新西蘭的虎克灣、智利的庫里克被稱為世界蘋果最優秀生態區。

經過上百年的發展,煙臺蘋果形成了從育種、育苗、種植、營銷、流通、貯藏、加工、銷售、品牌文化等多產業融合發展的區域特色產業集群,規模與技術優勢突出。
目前,煙臺全市擁有果品貯藏加工企業1000余家,專業合作社1500余家,其中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果品龍頭企業48家、國家級重點果品龍頭企業4家、省級龍頭企業26家;果品貯藏庫1348座,庫容能力達342萬噸,庫容量居全國地級市首位,系國內唯一實現蘋果周年供應的產區。全市共有蘋果加工企業46家,年加工能力超過400萬噸,居全國地級市首位。

在銷售方面,煙臺蘋果內銷29個省、市,常年銷售330萬噸;出口遍及六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常年出口60萬噸,約占全國的1/2。煙臺蘋果產業科創優勢明顯,先后承建蘋果領域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實驗室)4個、水果良種苗木繁育重大項目10余項,現有蘋果苗木基地5000畝、年產苗木3000萬株,2000萬株銷往全國各地、銷量約占全國40%。
煙臺蘋果憑借果品質量過硬,品牌建設有序,全市“三品一標”認證果品企業116個、面積85萬畝;煙臺蘋果品牌價值超過145億元,連續12年蟬聯中國果業第一品牌。

中國好蘋果大賽展位 李剛/攝

煙臺蘋果繪畫大賽和攝影大賽優秀作品展。 李剛/攝
從去年開始,煙臺蘋果開啟了“二次革命”的新征程,制定出臺了三年實施意見和六年發展規劃,為煙臺蘋果枝繁葉茂創造了無限希望。
今年,國家、省、市、縣四級財政支持蘋果產業專項資金累計達到2.7億元,全市更新改造老齡果園47.2萬畝,超額完成全年目標的18%;建設市、縣、鎮、村四級標準化示范園區170處;一體化推進煙臺蘋果科技創新中心、大數據中心、展示交易中心和蘋果文化博物館“三中心一場館”建設,10月20日前將全部建成運營;蓬萊、棲霞、招遠三個市成功入選國家級山東煙臺蘋果產業集群。
近年來,圍繞貫徹落實省領導指示精神,煙臺市委市政府研究謀劃了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措施,并將其納入全市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和15項重點領域改革攻堅任務。蘋果節的舉辦,既是這一系列舉措中的重頭戲,也是一年來我市工作成績的集中展示,將進一步筑牢“煙臺蘋果”中國果業第一品牌的行業地位,為持續推進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增添動力。

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
把富民作為第一目標
把交流合作作為必由之路
煙臺將以舉辦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為契機
放眼國內國際
對標先進找差距
著眼當前謀長遠
大力推動蘋果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啟動實施蘋果產業更新改造三年行動計劃
拉開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的序幕
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記者:王向榮 李剛 許加薇 孫宗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