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0月29日訊(記者 孫宗順)煙臺蘋果產業想要高質量發展,必須有科技支撐,煙臺蘋果提質增效的科技支撐體系,具體做法和特點有哪些?29日下午,煙臺市人民政府舉行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成果發布會,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現場回答記者提問。
煙臺市圍繞構建蘋果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實施五項科技創新重點工程。果業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按照“引進吸收+自主創新”的思路,實施農業科技展翅行動。密切跟蹤世界蘋果產業技術前沿,高水平打造山東省蘋果·果業產業技術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煙臺蘋果科技創新中心,超前部署前瞻性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全面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煙臺實施新品種培育工程,發揮市農科院、創新型果品企業等單位育種優勢,開展國內外優良蘋果種質資源的搜集、整理和開發利用,建設國內一流的蘋果種質資源圃。組建蘋果自主創新育種技術團隊,研發蘋果新品種、新砧木;完善蘋果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實現技術創新。
裝備提升方面,依托市農機科研所和農機生產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通過引進、研發、優化提升等方式,在高效植保、套袋、修剪、采摘、清選分級等關鍵環節取得突破,研發一批關鍵急需、新型智能的農機裝備,推進農機農藝融合,基本實現蘋果生產管理全程機械化。
在國家蘋果信息樞紐中心工程實施中,煙臺建設國家級蘋果大數據中心,推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技術在蘋果產業的綜合應用。提升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能力和水平,實現生產全過程可監可控、風險預警和決策輔助,打造智慧農業技術應用示范樣板。
市場與信息引領工程,完善煙臺蘋果展示交易中心、蘋果拍賣中心、蘋果期貨市場建設。建立國家級蘋果信息大數據庫,完善市場果品追溯體系。到2025年形成有影響力的蘋果專業市場體系,實現產地與銷地市場的有效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