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我們是戰友!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吳東
庚子伊始,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短短3小時內,3306名協和人自愿報名支援湖北。
2月7日,作為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第二批隊員,我奔赴武漢。出征前,大家都做好了思想準備,但當真正抵達武漢前線時,還是被嚴峻的形勢所震撼。當時正是疫情發展的“至暗時刻”,確診人數每天都在激增,大批重癥和危重癥患者被送往醫院。
在武漢,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是全力以赴的戰友。彼時,協和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ICU,承擔著最危重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重癥隔離區是感染風險最高、最危險的區域,是生與死角斗的火線,這里也被稱為“紅區”。
面對這場硬仗,每一個協和人都是并肩作戰的戰友。在武漢的每一天,我們都用協和的標準要求自己。在醫院后方的有力支持下,協和的早交班制度、三級查房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多學科會診制度,乃至內科大查房和臨床病理討論制度,都原封不動地移植到武漢前線。
惜醫者仁心,愿蒼生無恙!我們克服一切困難,想盡一切辦法救治每一位患者。在污染區緊張工作6~8小時后,隊員們回到清潔區仍會繼續討論診療方案;氐今v地,大家對患者仍然放心不下,通過微信和電話與值班醫生溝通討論,24小時不曾停歇,工作微信群里記錄了大家的心血、智慧、汗水、悲傷和喜悅……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患者都沒有親屬陪伴,家人也不能探視。經過最初兩天的遭遇戰,我們發現,一些生命垂危且被緊急轉運的患者和家庭中斷了聯系,家人不知道他們身在哪里、病情如何,甚至不知道他們是否還活著。
為此,協和醫療隊核心組討論后制定了病情通報制度,規定每天下午3點到4點,由值班醫生給每一位患者的家屬打電話,報一聲平安,聊一聊病情。我目睹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昏迷多日,卻在視頻里小孫子稚嫩童音的呼喚下睜開了雙眼。特殊時期來自家庭的精神支持,對患者戰勝病魔有極大的幫助;暢通無阻且有人文關懷的醫患溝通,更使我們贏得了所有患者家屬的高度信任。
猶記得一位80歲的老人,雖經我們全力搶救,最終還是不幸去世。在和家屬電話溝通時,老人的女兒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遺體。她說:“我媽媽是大學教授,能夠為國家、為醫學作一點最后的貢獻,我相信她能理解我的決定!
她還說:“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想見一見搶救我媽媽的醫生和護士。在我媽媽生命的最后時刻,是你們陪伴在她身邊,替我盡了孝!焙髞,我們終于和這位女士見了面,向她深鞠一躬,表達我們全體隊員對她,對英雄的武漢人民深深的敬意!
那一刻,在場的所有人都熱淚盈眶。在武漢,當地的人民和我們一樣,都是抗擊疫情的偉大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