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首批20臺新能源空調公交車上線運營
11月17日早晨5:30,康和新城公交場站,車頭佩戴大紅花的43路新車發出了第一個班次。
“跟以前的公交車相比,新車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車廂空間更大了,座椅變成了軟座,噪音沒有了,還配備了空調,今年冬季出行更溫暖了。”在錦繡新城站點乘坐43路公交車的市民張先生說。
據43路車隊長李勇介紹,這批新車采用大通道、一級踏步設計,乘客上下車更便利;車身長12米,比原車增加了1.5米,承載量更大了;增加了冷暖空調,市民出行冬暖夏涼;車型也由原來的氣電混合動力變成了純電動,實現了零污染。這批新車的上線讓43路公交車無論從硬件設施,還是舒適度上都實現了升級換代。
據悉,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從全市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入手,出臺了96項重點民生事項,2020年將再度新增100臺新能源空調公交車。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公交惠民政策,提升市民公共出行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煙臺公交集團購置的首批20臺新能源純電動空調公交車率先投入43路運營,年底前還將陸續更新80臺新車。該重點民生工程的落地,必將對改善廣大市民出行條件、加快城市建設步伐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提升城市形象和促進我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公交車設施更智慧更人性化
市民出行更舒適更安全
與傳統公交相比,本次亮相的“升級版”新能源空調公交車,綠白相間,配以波浪紋飾,動感十足。

走進車廂內部,可以看到座椅全部換成了皮質軟座椅,在車廂中部設置了兩排4個橙色的特殊乘客座位。
在下車門位置設置了輪椅停放區,下車門設有上下車導板,放下導板后,輪椅可以直接推進公交車。
輪椅停放區裝有軟靠墊和安全帶,方便特殊乘客倚靠和固定。
車廂后排座位處設置了USB手機充電接口,方便乘客的同時,引導年輕人主動到后排落座,為有需求的乘客讓出車廂前部的空間。
據43路駕駛員劉忠義介紹,為避免駕駛員聽不到鈴聲而將乘客拉過站的情況,車輛配備了燈光提示系統,乘客按下門鈴,儀表盤和車廂前部會有燈光閃爍提示,同時避免乘客重復按門鈴。 “駕駛員座椅采用了多功能按摩座椅,同步提升了駕駛員的舒適性。”劉忠義師傅說。
新車采用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駕駛區防護隔離設施
安裝駕駛行為分析管理系統、智能輪胎監測系統,車道偏離及防碰撞預警系統,讓公交車行駛更安全。
車內加裝了下墜吊帶把手,高峰時段乘客可在車廂中輕松站穩。還可實現中英文報站,為我市優化外商環境助力。
功能強大的LCD液晶導乘屏,可實現車外溫度顯示,站點周邊知名景點播報功能,同時還可發布線網調整公告,播放短視頻,顯示當班駕駛員信息等功能。
同時車輛預留各類設施部件的通訊端口,為下一步實現車聯網智能化管理打下基礎。
從燃油車到新能源空調公交車
煙臺公交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隨著人民生活品質的提高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時期百姓對公交服務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讓公交車更快速、更舒適、更可靠、更便利成為公交集團正在努力奮斗的目標。此次20臺高品質新能源空調公交車的交付投用,將會為煙臺的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再加一把助力,為煙臺的綠水青山、藍天白云再增一層魅力,為煙臺的民生改善、舒適出行再添一份精彩。
據統計,截至今年11月,煙臺七區公交線路有183條、公交車2480臺,其中新能源公交車1425臺,占比57%。良好的車型結構和乘車環境,使城市公交的服務保障能力和吸引力大幅提高,也為綠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做出了積極貢獻。
從最初穿行在街頭的燃油、燃氣車到后來的混合動力車,再到如今的純電動空調公交車,不僅折射出城市的發展活力,也體現出市委市政府通過優先發展公交戰略改善民生、惠及百姓的堅定決心和執政為民的本質。
煙臺公交集團將以此次車輛更新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樹立良好的公交形象,增加人民群眾對公交的滿意度,積極引導人們把公共交通作為出行方式的首選,切實肩負起公交在城市發展中的重要使命,努力打造“國內精品公交、省內一流公交、煙臺幸福公交、員工幸福家園”,讓百姓出行更舒心,讓城市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