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合倫陪婆婆賞花。
萊州金倉街道倉南村村民崔合倫二十九年如一日盡心盡力照顧婆婆,即使自己也身患癌癥,但對婆婆仍然不離不棄,用堅強和微笑面對一切,用大愛詮釋著中華民族的孝德文化。
1991年秋后,崔合倫的丈夫和小叔子一起出海,不幸遇難,留下年僅13歲的兒子和一對年邁的父母。幾年后,公公因為傷心過度導致心臟病發作離開人世,婆婆越發顯得孤單,崔合倫強迫自己堅強起來,替丈夫盡心侍奉婆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兒子上初中,上有老,下有小,又沒有固定的工作,只能靠打零工掙點微薄的收入養家糊口。生活的重擔全都壓到崔合倫的身上,她用柔弱的雙肩、微薄的薪水支撐起這個“易碎”的家,護著這個家的周全。
6年前,婆婆患上腦血栓,患病第二天不小心跌壞了右腿骨頭,從此就再也不能自己下地走路。彼時的崔合倫也患了直腸癌,動了一場大手術,腹部造瘺掛袋,兩天一換,十分遭罪,身體也大不如以前,再加上家里還有98歲的老母親需要照顧,崔合倫仍然沒有拋棄自己的婆婆。
洗衣、做飯、按摩、喂藥……29年來,無數個日日夜夜,崔合倫的身影日漸佝僂,但仍日復一日地照顧婆婆。面對高齡的婆婆,她最關心的就是老人的精神氣。在每天家務活忙完之后,就坐下來,陪著婆婆說說話,對于她而言,老人的每一回笑容,都是對她的辛勞最好的回報。
當問及崔合倫這29年是怎么堅持下來的,她笑著說:“我啥都沒想,他們需要我,我就得管他們,這家庭過日子,過得就是一老一小,這樣才美滿,才有奔頭。”
YMG全媒體記者 劉晉
通訊員 程楊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