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臺時刻11月27日訊(融媒體記者 徐子植)全市九大片區開發建設現場觀摩團一行抵達空港新區。在機場二期項目現場,聽取片區情況匯報。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敏、市政協主席朱秀香、市委副書記吳承丙及市級領導班子部分成員參加。

市級領導點評—
市委書記張術平:

空港新區是我市面向“十四五”規劃建設的新城市功能區和經濟組團,要實現組織指揮體系和平臺公司高效運轉,搞好市場化運作,注重融合發展,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延伸產業鏈條、建設產業集群,確保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速度發展。
副市長張代令:

今年以來,空港新區建設穩步推進,煙臺蓬萊國際機場第二航站樓主體開工建設,項目投資不斷提速。下一步,要推動園區管委會和運營公司盡快掛牌成立,同步開展招商引資,力爭空港片區開發建設早出形象、快見成效。
新聞鏈接
空港新區:國際化、生態化、特色化空港新城
空港新區系煙臺市重點規劃建設的九大片區之一,著眼于打造以空港物流中心、臨空產業聚集區、現代空港新城為核心的臨空經濟增長極,引領煙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培育新興產業、提升城市能級。

今年以來,聘請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完成空港新區產業規劃;組建煙臺空港新區發展有限公司,承擔空港新區建設任務,支持空港新區發展。目前,空港新區內在建和籌建的項目11個,總投資142.2億元。
在建項目7個,其中,①煙臺蓬萊國際機場二期工程,總投資62億元,占地1370畝,是空港新區的核心功能項目,今年3月全面開工建設,計劃2022年底竣工,2030年旅客吞吐量達到2300萬人次、貨郵20萬噸、起降航班17萬架次,成為面向東北亞的重要國際航空樞紐。②寶能煙臺國際物流中心,總投資22億元,占地200畝,是空港新區的重點配套項目之一,主要建設國內領先的智能化立體倉、全溫區冷倉等物流設施。全面建成后年可實現營業收入40億元,利稅4.5億元,帶動就業3000人,將成為山東省規模最大的“冷鏈及自動化倉儲物流集群”。③東航煙臺基地,總投資1.1億元,占地49.5畝,是機場核心區重點實施的服務配套項目,包括配餐樓及過夜基地兩部分,主要為航空配餐、航前準備、飛機維修等提供保障服務。

籌建項目4個,其中,①大季家高鐵站樞紐,總投資約8億元,緊鄰蓬萊國際機場、西港區、疏港高速,實行高鐵站、龍煙鐵路火車站、地鐵站三站并站運行,目前規劃設計已完成初步方案,建成后將成為集鐵路、軌道交通、公交、出租等多種運輸方式為一體的綜合性交通樞紐。②速暢物流,總投資5億元,占地91畝,建設倉儲中心及配套附屬設施,主要從事倉儲、分撥、包裝、國內運輸、海運及空運進出口代理等業務,目前正在辦理開工前各項手續,建成后年可實現產值2.5億元。③投資7.8億元的機場二期輔助、投資2億元的煙臺蓬萊國際機場供油工程二期2個項目主要用于機場二期配套,待土地指標到位后,開工建設。
新聞鏈接:
空港新區規劃總面積148.7平方公里,布局建設“一核一廊兩片區”,即機場核心功能區、臨空經濟走廊以及開發區和蓬萊兩大片區。開發區片區規劃面積約112平方公里,重點布局“兩區六組團”,兩區即空港功能區、高鐵功能區,六組團即新一代信息技術組團、新能源新材料組團、海洋科技創新與生命健康組團、全球配套服務組團、國際科創技術服務組團、生活配套服務組團,核心區位于機場東北方向,總面積6.2平方公里,其中約2平方公里為先行起步區,打造國際化、生態化、特色化空港新城。
主要優勢:
交通布局優勢。擁有煙臺蓬萊國際機場、龍煙鐵路、煙臺港西港區以及3條高速公路,正加快推進濰煙高鐵、軌道交通、大季家高鐵站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一空三鐵、三高六快、多式聯運、多維協同”立體交通體系。
政策疊加優勢。該區域主要布局中韓產業園、煙臺八角灣海洋經濟創新區、國際招商產業園等,產業基礎深厚,將為空港新區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體制機制優勢。市政府確定成立煙臺市空港新區建設指揮部,建立空港新區建設推進聯席會議制度,強力推進片區規劃、布局、招商、建設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