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2月9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王聰 柴瑞華 高華峰)2020年12月3日,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采樣,上升器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升空,踏上返航之旅。起飛前,著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一抹鮮艷的中國紅令世人振奮、感動。這是中國國旗首次在月球表面“獨立展示”。
與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以及玉兔月球車上的國旗采用噴涂方式不同,嫦娥五號攜帶的國旗是一面真正的“織物版”旗幟。而要在月球上豎起五星紅旗,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由于宇宙中有很強的電磁輻射,且月球表面存在正負150℃的溫差,普通材質的國旗如果暴露在月球上,會立即褪色、串色,旗面甚至還會碎裂、分解。
為確保中國航天史上第一面織物國旗能夠在月球上成功展示,科研團隊以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性能芳綸纖維材料為基礎、運用武漢紡織大學“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復合紡紗技術”、“優質天然高分子材料的超細粉體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技術”等相關技術,歷經無數次試驗研制,最終成功制備出高品質月面展示國旗面料。

“芳綸高性能纖維材料在登月國旗上的成功應用,為五星紅旗增添了耀眼的科技光彩!作為中國芳綸事業的開拓者,煙臺泰和新材自2004年起研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芳綸,填補了行業空白,產品成功應用于航空航天、現代交通、安全防護等領域,對社會經濟發展和創造人類美好生活做出積極的努力。”煙臺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浩瀚宇宙,蒼穹筑夢,煙臺泰和新材將繼續堅持創新發展,用新材料助力中國航天,為人類探索宇宙的宏偉大業做出更大貢獻。
煙臺泰和芳綸飛天秀是煙臺開發區自主創新企業群體中的一個代表。煙臺開發區作為一塊創新的沃土,十三五期間,先后榮獲ISO14000國家示范區、中國工業園區環境管理示范區、全國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等稱號。近年來,又先后獲得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國家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和國家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三大國字號招牌,知識產權的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各項指標位于全市前列。截至目前,全區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979件。累計獲得中國專利金獎2項、優秀獎13項、省專利獎1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