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2月16日訊(記者 鄔勇 王向榮)12月16日,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通報“十三五”期間煙臺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情況。會上,有記者提問:近幾年來,媒體對非法行醫違法行為有許多報道,煙臺群眾對打擊非法行醫工作關注度也很高。請問,煙臺在打擊非法行醫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煙臺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所長楊昆回答。

非法行醫對人民健康危害大,群眾反映強烈,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隨著煙臺打擊力度不斷加大,非法行醫又出現了一些新的業態。執業地點由城區轉移到農村和城鄉接合部,執業形態由過去的固定地點執業改為游醫流動執業,增加了監督執法工作的難度。為此,煙臺堅持重點區域與薄弱環節全覆蓋,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相結合,持續加大打擊非法行醫力度,取得明顯成效。煙臺非法黑診所基本消除,街頭、集市游醫、非法義診現象大大減少。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人民群眾自我保護意識明顯增強。有力凈化了醫療市場,保障了人民群眾就醫安全。
加大執法力度。將打擊非法行醫作為衛生健康監督執法重點工作,始終保持打擊非法行醫高壓態勢。近幾年來。每年開展打擊非法行醫“亮劍風暴”專項行動,市縣兩級聯動,整治力度不斷加強。2020年,“亮劍風暴”專項行動以打擊無證行醫、醫療機構違法違規和非法醫療美容等違法犯罪行為為重點,市、縣兩級監督人員以城鄉接合部、集貿市場等無證行醫多發區域為重點,采取明查暗訪、蹲點守候等方式實施精準打擊。共出動執法車輛329臺次,執法人員827余人次。查處醫療機構違法違規行為72起,取締無證行醫34處,移交公安機關5處,罰款46萬元。十三五期間,全市共查處無證行醫案件數994起,罰款668.17萬元。
建立聯動機制。為加大無證行醫打擊力度,起到打擊一處,震懾一方的作用,煙臺市衛健委、市公安局聯合出臺了《關于建立衛生行政執法和公安刑事執法部門協作聯動機制的意見》。成立了協作聯動領導機構,完善了行刑銜接、聯席會議、執法協作、信息互通和宣傳報道制度,案件移送及交接工作流程得到理順,協作聯動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市、縣兩級衛生健康和公安部門多次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對行動中暴力抗法和拒絕、阻礙依法執行公務的人員,公安部門依法嚴肅追究刑事責任。對非法行醫涉嫌犯罪的,均及時移交公安機關立案查處。十三五期間,共移交非法行醫犯罪案件26起。
營造社會氛圍。通過網上民聲、電話等多種渠道,受理衛生健康領域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通過電視臺、報紙等媒體跟蹤報道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進展,營造出人人參與的綜合整治氛圍。定期在媒體上發布打擊非法行醫行動十大典型案例,有效震懾了非法行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