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牟平區牢固樹立“人才第一資源”理念,持續推進“匯智圓夢·聚才興牟”人才計劃,不斷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著力提升人才發展成效,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一是拓展招才渠道,匯智聚才實現新突破。同步開展線上線下系列引才活動9場,成功舉辦全省首個省市區三級聯動的線上專家服務基層活動,相關做法在全省推廣;全面開展人才普查,摸排牟平在外人才1.6萬人,精美制作“桑梓人才通訊錄”;繪制多維度人才分布地圖,精準匹配人才供給與企業需求,推進人才工作數據化、智能化發展。年內新增人才2816名,其中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47名、青年人才2769人,同比分別增長113%和129%,增幅名列全市前茅,超額完成倍增計劃。
二是深化育用融合,匯智聚才激發新動能。加大高精尖人才培育力度,積極推薦53人申報“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市“雙百計劃”等重點人才工程,1人成功入選202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3人入選煙臺市“雙百計劃”。持續提升技能人才培育成效,不斷壯大實用人才隊伍,1人被評為齊魯大工匠,并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1人入選齊魯鄉村之星,6人入選市首席技師,各類人才工程自主申報及入選人數創歷史新高。
三是優化人才生態,匯智聚才營造新環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及時聯系在外工作的牟平籍專家及其在牟親屬,為其提供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400余套,協調牟平區中醫醫院為每位在牟親屬量身定制“高層次人才親屬體檢證”。暢通人才融資渠道,加大“人才貸”等金融產品服務保障力度,為全職引進的省突貢專家朱希強博士提供500萬元無抵押、無擔保貸款。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在《大國人才》《大眾日報》、山東新聞聯播等主流媒體累計發稿47篇。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牟平人才工作跨越發展的關鍵一年。牟平區將以更加開放、更加靈活的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機制,在推動創新發展中引進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以高質量人才工作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強化黨管人才,推進人才工作聚力攻堅
一是編制“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深入學習貫徹國家“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全面分析研判人才發展形勢,圍繞產業方向和人才需求,科學編制牟平區人才發展規劃,謀劃今后五年人才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力求做實、做精、做準,體現牟平特色,為全區人才發展舉旗定向、謀篇布局。二是構建完善人才政策體系。立足牟平實際,著力打造“1+N”人才政策體系,以“匯智圓夢·聚才興牟”人才計劃為主線,配套出臺人才工作細則,細分人才層次,擴大覆蓋范圍,突出對青年人才特別是“雙一流”高校畢業生的扶持力度,切實增強人才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確保更加精準高效。三是實施“一把手”人才工作項目。建立健全“一把手”抓“第一資源”人才工作機制,實施黨委(黨組)書記抓重點人才項目,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同時納入人才發展成效考核,提高考核權重,進一步壓實黨委主體責任,推進各項人才工作扎實開展。
二、加大引育力度,釋放人才引擎強勁動能
一是三措并舉,抓好人才引進。活動引才。以“海創山東·慧聚煙臺”為主題,聯合承辦2021年山東省首屆全球青年人才節,面向國外一流高校及科研院所,集中開展海外人才職業發展論壇、海內外精英創業大賽、全球知名高校實習基地設立等高端人才活動,同步開啟海外高校引才直通車,真正打通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新創業“最后一公里”。鄉情引才。充分利用桑梓英才通訊錄,加強與1000余名在外高層次人才的溝通聯系,分領域分層次開展“情系桑梓·心系牟平”在外人才家鄉行系列活動,濃厚鄉情,凝聚發展共識,推動人才回鄉、項目回投、資金回流。智能引才。探索“大數據+引智”招才模式,運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制作“牟平人才地圖”APP,收集人才、平臺、企業等一萬余項基礎數據,方便手機安裝觀看,真正實現人才工作數據化、智能化、精準化。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分析優勢,進行自動搜索和分析比較,實現人才供給與企業需求精準匹配、無縫對接,變“撒網式”引才為“靶向式”引才,全面提升人才招引的數量和質量。二是雙管齊下,抓好人才培育。加大專家型人才培育力度。對標“泰山”系列、市“雙百計劃”等省市重點人才工程,將企業家培訓納入年度主體班次,主動邀請科技、發改、人社等市直部門專家來牟現場授課,對企業家、技術骨干等專業人才進行專題培訓,現場解讀人才政策,專題講授人才培養、項目合作等重點內容,指導企業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加大企業人才引進、高端人才培養扶持力度,造就更多國內外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大技能型人才培育力度。對標全國技術能手、齊魯首席技師、齊魯鄉村之星等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工程,加快一線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充分挖掘各行各業具有絕招絕技、傳技帶徒能力突出、職業技能業內領先的能工巧匠,持續加大農業英才、牟平工匠、牟平首席技師等一線技能人才的選拔力度,不斷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
三、優化服務環境,提高人才服務保障能力
一是強化人才服務保障。深入落實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制度,定期聯系走訪牟平“在外能人”“在外名人”、在牟親屬,為人才親屬免費辦理專屬體檢卡,構建“親人式”的人才服務體系。實行人才服務專員制度,為在牟工作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時辦理“惠才卡”“優才卡”,在科研、稅務、交通、職稱評審等14個方面提供綠色通道服務。二是強化人才融資保障。暢通高層次人才融資渠道,滿足人才創新創業資金需求,鼓勵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專業金融機構,積極開發“人才貸”“科技貸”等金融貸產品,加大資金保障力度,為省級(含)以上高層次人才優先辦理1000萬元以下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為人才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支持人才創新創業。三是強化人才安居保障。積極落實市、區現有人才住房保障政策,為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及時發放住房補貼;鼓勵企業配建人才公寓,指導用工規模較大或引進人才較多的用人單位,提前做好建設規劃,預留部分人才公寓用房,滿足人才住房需求,解決人才后顧之憂,打造栓心留人的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