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5月27日訊(通訊員 于麗娟)全區作風建設集中行動開展以來,芝罘區農業農村局以“加強作風建設、提升執行能力、錘煉過硬隊伍”為目標,“點線面”三維驅動,力求作風大改進、狀態大提升、工作大突破,推動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
“點”上抓作風,找準問題“癥結點”。直擊作風“痛點”。制定印發了《區農業農村局加強作風建設提升執行力錘煉過硬隊伍集中行動方案》,以“恪盡職守,忠誠擔當,奮勇爭先,卓越高效,善作善成”20字精神為指引,以推行清風廉政文化為抓手,以《農風農韻》、微信公眾號為載體,通過開設廉政“微課堂”,開展黨員設崗定責、承諾踐諾等活動,錘煉干部過硬作風。盯緊問題“難點”。開展作風突出問題集中整治行動,針對9個方面62個整治重點,組織開展作風問題剖析會,共查擺執行落實、安全發展等各方面突出問題18個,建立了問題清單和作風建設集中行動整改臺賬,明確了整改措施和責任人,確保問題改徹底、改到位。抓住關鍵“節點”。為切實提高干部執行力,年初制定業務目標工作清單,明確重點工作、推進措施和完成時限,做到年初有計劃。每月召開月度例會,集中研究工作重點、難點、突破點,做到月月有總結;設立“考創辦”,督促指導各科室、下屬事業單位制定考核任務分工表,督導推進措施落實情況,做到全年有考核。
“線”上強隊伍,把握提質“基本線”。以“明確一個目標、打造兩個品牌、實施三項計劃”為主線,提升干部隊伍素質。明確一個目標。即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對30歲以下潛力型干部,注重培養,蹲苗淬火,切實發揮生力軍作用,實現“雛鷹豐羽”;對31歲至40歲的成長型干部,用其所長,多壓擔子,切實發揮挑大梁作用,實現“飛鷹展翅”;對41歲以上的成熟型干部,強化責任,做好表率,切實發揮傳幫帶作用,實現“雄鷹領航”。打造兩個品牌。即打造“農水講堂”干部素質提升品牌。借助“農水講堂”,開展不同類別、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能力提升培訓活動,通過舉辦“文稿寫作提升”等專題培訓,提高干部專業素養,培養干部專業能力。通過干部輪流上講臺授課,加強干部溝通交流,拓展干部知識面,培養業務“多面手”;打造“碧水興農”青年干部先鋒隊品牌。組建由35歲以下青年干部組成的“碧水興農”先鋒隊,開展攝影比賽等“比武競技”活動,開展“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等“實踐磨煉”活動,同時,結合環保攻堅、防汛等重點工作,把青年干部選派到急難險重一線崗位,錘煉青年干部能力素養。實施三項計劃。即實施強基固本計劃。深入開展黨史教育,在公眾號開設“黨史百年天天讀”專欄,引導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深入開展素質教育,通過開展讀書交流、“比學趕超·建功新時代”等活動,進一步提精神、提境界、提狀態。深入開展現場教育,通過開展志愿服務、參觀教育基地等活動,加強干部黨性錘煉,筑牢思想根基;實施青藍培養計劃。副科級以上干部與新入職青年干部結成師徒對子,通過“傳、幫、帶”方式,激發干部爭創一流、敢扛紅旗的干事創業激情。實施正反激勵計劃。把干部執行力考察作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指揮棒,制定了干部執行力考察建檔實施方案和平時考核工作實施方案,在干部隊伍中營造率先執行、敢于執行、善于執行的良好氛圍。
“面”上求實效,延伸服務“覆蓋面”。城郊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推開。以“三轉兩促一提升”專項行動為抓手,對只楚、黃務等5個街道的32個居民區(社區)人居環境衛生進行督導檢查,印發通報3期,下達督辦單39份。全區共全區共出動人力12000多人次,清理清運各類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5423噸,清理農業廢棄物13.5噸,清理房前屋后柴草堆、雜物堆785處,清理溝渠47.5公里,城郊環境初步實現了干凈整潔有序;農業病蟲害綠色防控全面推開。圍繞凈化農藥市場,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對不符合農業推廣使用要求的銷售農藥,責令退出市場。開展小麥條銹病普防行動,對全區麥田進行拉網式調查,累計調查面積178.3畝,同時,通過對重大病蟲害防控技術指導、綠色防控、專業化統防統治等工作,切實減少農藥使用量。河道衛生整治全面推開。以“清河清湖”專項行動為抓手,以涉河湖突出問題為導向,深入河湖一線,重點督查媒體曝光問題和群眾舉報問題,發現一處、整治一處。共排查涉河湖突出問題17處,共清理岸線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300余方,河湖面貌和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畜禽養殖環節環保整治全面推開。制定了《關于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整治工作的實施方案》,對全區所有養殖場戶開展了全覆蓋、地毯式入戶排查,建立了完備的信息臺賬。針對部分養殖專業戶尚未配建糞污處置設施的問題,下發了《關于立即組織轄區內養殖專業戶配建糞污處理設施的函》,確保問題整改到位,切實消除糞污污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