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9月24日訊(記者 鄔勇 許加薇)束懷瑞、余大中、趙培策、孫德良、于紹夫、邵達元、吳殿彬、姜中武等8人榮獲“煙臺蘋果150年突出貢獻獎”。9月23日,幾位獲獎人登上了第二屆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暨煙臺市慶祝第四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動儀式的頒獎臺。凝望著他們依然矍鑠的精氣神,耳畔依然縈繞著150位“蘋果娃娃”剛剛唱響的《蘋果謠》,這一刻,“煙臺蘋果”仿佛在默默無言中完成了一次重大的“接力賽”。

凝眸中秋的煙臺,仙氣依舊,鮮美依舊,“煙臺藍”依舊。接續奮斗的路上,依舊是:“每個人都了不起”。聽,在“仙境海岸鮮美煙臺”的青山綠山間,那采摘蘋果的手已奏響澎湃的秋天。
煙臺蘋果的“根”在哪里?坐標,1871年、煙臺廣興果園
從1871年中國第一棵蘋果樹植入煙臺廣興果園以來,在150年的悠悠歲月里,智慧而勤勞的煙臺人以心血為水,灌溉出風味獨特的煙臺蘋果。作為本屆蘋果節和豐收節的啟動地——蓬萊,是煙臺蘋果最具代表性的產區之一。在蓬萊區劉家溝鎮烏溝苗家村的一棵老蘋果樹,已碩果累累,正輕輕地吟唱著光陰的故事。據考證,這棵古樹是1890年前后栽培,原為大國光,40年前在新枝上嫁接了紅富士,到現在約有130年樹齡,這是目前中國栽培蘋果樹齡最長的蘋果果樹。

“根”在,“鄉愁”就在,接續奮斗的力量“源泉”就永不枯竭。目前,“煙臺蘋果”品牌價值已超過145億元,連續12年蟬聯中國果業第一品牌,先后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首批中歐地理標志互認農產品等稱號。在全國全省果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中,煙臺蘋果監測合格率均達到100%。伴隨著標準化、品牌化的提升,煙臺蘋果正引領全國蘋果產業闊步前行。
煙臺蘋果的“芯”是什么?品種,品種,還是品種
“‘龍富短枝’這類短枝型富士新品種具備好吃、好看、好賣、好管理、連年豐收的特點,是綜合性最好的富士蘋果新星。該果園一畝地有80多棵樹,一棵樹產200多個果實,預計今年每畝產量達到5000-6000斤。而目前在西北累計銷售160萬株,山東地區累計銷售了80萬株。”龍口市一條龍合作社總經理王恩琪向記者介紹。近年來,龍口市一條龍果品專業合作社以培育優質蘋果新品種為目標,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青島農業大學等高校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先后發現蘋果枝變、芽變近40個,選育的“龍富短枝”“龍奇紅”“龍紅蜜”3個優質蘋果品種獲得了國家認證。

目前,煙臺蘋果正在經歷一場產業革命,其核心是蘋果產業的“芯片”——品種。面對蘋果品種相對單一,紅富士種植面積一度超過80%的現狀,煙臺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合理搭配早中晚、紅黃綠等品種,加快蘋果產業由“一枝獨秀”向“百花齊放”轉變。目前,煙富1-10號系列品種推廣面積占全國60%,全市蘋果年產量606萬噸,加工能力400萬噸,果品貯藏庫容能力400萬噸,出口量60萬噸、占全國的1/2。根據煙臺市近期目標,到2022年,煙臺市蘋果種植面積保持在280萬畝左右,優質果率達到90%以上,將進一步鞏固提升“煙臺蘋果”中國果業第一品牌地位,實現果業強、果鄉美、果農富。
煙臺蘋果的“智慧”何以承載?乘“云”而上,向“數”索“智”
“在蘋果收購季節,對果農和經銷商實行賦碼追溯,能夠展示蘋果追溯信息;圍繞蘋果產業鏈條,嵌入貸款、結算、外匯、期貨等金融服務,通過線上操作為客戶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在位于蓬萊的煙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記者觀看了煙臺蘋果大數據平臺宣傳片,這是現代金融、數字經濟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機融合,為煙臺蘋果高質量發展注入了互聯網+農業+科技+金融的新活力。近兩年,煙臺市矢志不渝推動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財政專項支持資金累計達到3.15億元,全市更新改造老齡果園93萬余畝,建設標準化示范果園297處,一體化建成煙臺蘋果科技創新中心、大數據中心、展示交易中心和蘋果文化博物館,煙臺蘋果走上了由總量擴張向質量提升、效益增加的轉型之路。

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是煙臺乘“云”而上、向“數”索“智”,打造“智慧農業”生態的生動實踐。300多畝的蘋果種植基地,一棵棵小果樹綠意盎然,枝頭長勢良好。在這里,只需要一部小小的手機,就能輕松管理上百畝地的果園澆水施肥;坐在辦公室電腦前,就能實時查看蘋果的生長情況;果樹上搭建的防雹網具備防蟲、防鳥等功能外,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在于預防冰雹,同時還能預防臺風和防日灼……如今,這些高大上的新技術在位于棲霞的煙臺齊魯泉源供應鏈有限公司果園落地開花,“智慧農業”讓農民搭上了致富增收的科技快車。此外,該公司還借助電商渠道和網絡直播帶貨的“東風”,把蘋果產品“引流上線”,使蘋果產品“觸網增值”。
煙臺蘋果的“路”在何方?走出“國際范”,與世界品道仙境仙果
煙臺是國內農業產業化起步發展較早的地區,在生產標準化、產業規模化、發展品牌化等方面優勢突出,擁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家,農業上市企業15家,年產值1800億元,農產品年出口創匯30多億美元,占全國的5%。煙臺蘋果、葡萄酒、大櫻桃、對蝦、海參、鮑魚以及萊陽梨、龍口粉絲等特色產品馳名中外。在眾多農產品中,“煙臺蘋果”最為突出。

借勢國際展會,是煙臺走出“國際范”、與世界品道仙境仙果的重要舉措。2020年,煙臺已成功舉辦第一屆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2021年,第二屆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將持續至10月31日以整月制形式舉辦。本次節會繼續堅持“國際標準、世界眼光、全民參與”的高標準定位,從蘋果產業品牌化、品種差異化、產區特色化、種植標準化等多角度,展示國內、國際優質果品產區特色產品和發展成果,推動全國蘋果產業面向世界、抱團升級、跨越發展,真正把節會辦成人民的節日、文化的盛會、招商的平臺。

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一個個“頂層設計”、一條條“實踐路徑”,不斷激發著煙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呈現出一幅幅欣欣向榮的發展新圖景。第二屆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暨煙臺市慶祝第四屆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成功舉辦,正是煙臺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最鮮活的現實明證、最生動的實踐寫照,也是煙臺接續奮斗最鮮亮的“底色”與最飽滿的“底氣”。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輩青年,要拿好接力棒,在更高起點上,擦亮奮斗底色,跑好經濟發展和防疫接力賽,跑出煙臺加速度,邁向煙臺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