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0月21日訊(記者 賈楚航 王向榮 李剛)當前我國正在加速邁入“數智化”時代。煙臺作為山東省的工業大市,在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方面有哪些動作和思路?在10月21日下午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煙臺市工信局副局長喬玉晶回答了記者提問。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也成為區域競爭的重要領域。煙臺作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山東省的工業大市,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三核”之一、山東自貿區三個片區之一、全省5G網絡示范區之一,發展數字經濟具有明顯的基礎和優勢:
兩化融合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累計培育出70家省級以上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指數位居全省第一梯隊,其中工業應用指數居全省第2。
以5G、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發展迅猛。目前全市已開通5G基站8570個,建成規模化數據中心10個。正在積極推進的5G+大型化工園區智能安全運行系統、耕海一號5G+海洋牧場、山東黃金5G+智慧金礦等近百個應用項目,涵蓋了5G+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智慧海洋等11個領域。

一批服務平臺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已經初見成效。近年來,煙臺市引進落戶了中德工業設計中心、騰訊云雙創基地、國家輕量化材料成形技術及裝備創新中心汽車輕量化中心等一批新型創新平臺。據不完全統計,我市正在建設和引進培育的綜合性、行業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場景)有120多個,多層次、系統化的互聯網服務應用體系正在逐步形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優渥的“數字土壤”。
發展數字經濟是一項系統生態工程,需要具有強大的行業整合能力以及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能力和完善齊全的配套體系。喬玉晶透露,下步,煙臺將按照“園區載體、平臺支撐、政策引導、應用牽引、產業跟進”的原則,圍繞五方面著力構建領先的數字經濟產業生態體系。
強化載體支撐。在開發區規劃建設膠東經濟圈數字經濟產業園,匯聚平臺、應用、服務和解決方案等優秀生態企業,重點打造智慧總部、研發設計、科創孵化、展覽展示、功能配套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數字產業園區。
搭建平臺基座。充分發揮騰訊在平臺基座搭建方面的領先優勢,高標準建設煙臺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同步搭建包含區域級、行業級、企業級多層聯動的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體系,并開展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和應用示范項目評選推廣,促進新基建、數據要素、工業互聯網緊密相連的“路-油-車”深度融合。
推進智能化改造。圍繞重點行業推廣“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支持企業加快智能化技改,集中開展智能化工廠、數字化車間的集成創新與應用示范推廣,每年打造100家智能化改造示范企業;并對整生產線、整車間、整工廠智能化改造項目,分別給予設備投資5%、7%、10%,最高1000萬元獎補。
培育龍頭企業。積極引進數字經濟領域龍頭企業來我市投資發展或設立子公司;著力培養本土數字經濟大型平臺企業、行業領軍企業,對于新認定的國家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以及在數字經濟領域省級以上瞪羚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獨角獸企業等給予最低50萬元、最高1000萬元一次性獎勵。
舉辦高端峰會。持續舉辦包括世界工業設計大會在內的行業高端峰會和專業論壇,打造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的融合化、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交流合作平臺,不斷提高煙臺數字經濟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