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1月13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侯俊南) 隨著燃煤價格大幅提升,今年有的地方供暖費出現上調,但煙臺海陽市不升反降,供暖費從原來的22元每平米降到21元每平米。原因何在?
在13日上午海陽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核能供暖新聞發布會”上,海陽市委常委、副市長張金富透露了兩方面原因。
首先,海陽市委、市政府先行先試,開創核能供熱國內先河。2019年5月,海陽市政府與山東核電正式簽約,共同啟動推進核能供熱項目,首期項目供熱面積70萬平方米,當年開工、當年投運、當年供暖,開創了國內先河。在首期核能供熱項目成功運營的基礎上,海陽市委市政府繼續放大核能供熱資源優勢,今年實現了城區450萬平方米核能供暖“全覆蓋”,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海陽城區供暖不再需要大規模使用傳統煤炭,因此,煤炭價格上漲與海陽供暖費用關系不大。
另外,山東核電公司通過實施核能供暖項目,機組熱效率明顯提高,較燃煤供熱經濟性更好,同時,山東核電堅持“居民用暖價格不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不增長、熱力公司利益不受損、核電企業經營做貢獻、生態環保效益大提升”的原則,推進核能供熱項目建設。
為此,在一片羨慕聲中,海陽市民今冬采暖實現了“用得干凈、用得省錢、用得舒適”這一目標,而“核能供暖、更暖人心”也在海陽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