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12月3日訊(記者 王向榮 孫晨彭)12月2日下午,山東與世界500強連線暨深化與日韓合作推進會煙臺市分會場活動舉行。此次活動以“新格局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省會場在濟南舉行,各地市同時舉行分會場活動。此次活動,總投資1億美元的6個項目簽約落地煙臺,計劃一個年度內到資3000萬美元,涵蓋醫養健康、高端制造、商貿服務、現代高效農業等多個領域。
總投資2500萬美元的韓國健康食品產業園項目、總投資2000萬美元的IPL化妝品研發制造項目在省會場成功簽約。總投資2000萬美元的芝罘區吉拉特新材料項目、總投資1500萬美元的開發區中韓科創孵化合作基地系列項目、總投資1000萬美元的棲霞市三和梅鹿生技開發項目、總投資1000萬美元的萊州市綠色天然添加劑生產項目,在煙臺分會場成功簽約。
韓國、日本分別是我市第一、第三大外資來源國和第二、第三大貿易伙伴,對日韓合作是煙臺對外開放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來,煙臺市按照“打頭陣、當先鋒、上層次”的部署要求,堅持“四強化、四提升”的工作思路,把握關鍵環節、攻堅核心板塊,持續深化對日韓合作,累計引進日韓資項目112個,實際使用日韓資1.8億美元、增長43.1%,約占全省的1/5,總量持續保持全省第一。
強化頂層設計,提升煙臺與日韓合作引領力。起草了《關于進一步深化與日韓合作的方案》,圍繞投資、貿易、園區、科技、金融、地方等6個方面合作,提出了18個重點工作事項,明確了全市升級日韓合作的突破方向和具體舉措。
強化園區建設,提升煙臺與日韓合作支撐力。圍繞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新材料研發、高端裝備制造、生命科學、現代服務業等6大重點產業,加快搭建中韓經濟文化交流中心、中韓科創孵化合作基地、萬行韓國風情街、中日韓體育文化(煙臺)產業園、艾多美健康產業園和國際生命科學城等6大平臺。編制完成了《中日產業園產業發展規劃》,正在加快打造中日科創園、日本中小企業產業基地、新一代信息技術園等三大載體。
強化專業招引,提升煙臺與日韓合作攻堅力。在中韓(煙臺)產業園、中日(煙臺)產業園兩個國別園區,分別成立園區精準招商工作組,選齊配強日韓語專業人才,帶動全市日韓招商人員增至100人。構建日韓研究信息網絡,涵蓋日本東方新報、韓國亞洲經濟等近40個微信公眾號、網站和微博在內的多渠道、高質量日韓信息搜集網絡。常態化梳理匯總日韓產業、企業、園區等動態信息,編發內部參閱22期,為全市掌握日韓相關領域最新動態、精準開展合作提供實時資訊。
強化環境優化,提升煙臺與日韓合作吸引力。發揮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制度創新優勢,全國首創進境測試車輛跨國研發便利化,推行中韓自貿協定關稅減讓享惠模式改革,促進了現代汽車研發中心、玲瓏輪胎等企業降本增效。在全國首推“中日韓投資便利化跨國辦”服務,探索試行全程代辦、不見面審批、跨境審批等機制,通過駐外辦事處延伸政務服務,實現跨國辦理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零跑腿,不見面”審批。以“跨國辦”為起點,延伸拓展了跨境銀行開戶、公司變更、外貿備案等5大類21個服務事項。目前,已為日韓等國家13個境外投資者提供企業注冊和變更、跨境銀行開戶、政策解讀等全過程離岸服務。
引進韓資方面:截至2021年10月,累計批準韓資項目4151個,合同利用韓資149.6億美元,實際利用韓資64億美元。今年1-10月,煙臺新設韓資項目82個,合同利用韓資7.6億美元,實際使用韓資9867萬美元。韓國投資主要以制造業為主,集中在汽車及零部件、工程機械、電子、船舶等領域。目前,韓國在我市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有200多個,韓資額40多億美元,其中不乏LG、斗山、浦項、SK、現代汽車、現代重工、大宇造船、韓華、希杰等韓國大集團,是省內韓國大企業最集中的城市。
引進日資方面:截至2021年10月,煙臺市累計批準日資項目1275個,合同日資61.4億美元,實際使用日資20.8億美元。今年1-10月,煙臺新批日資項目30個,同比增長30.43%;合同利用日資8.2億美元,同比增長77.96%;實際使用日資8533萬美元,同比增長165.2%。日本投資主要以制造業為主,集中在機械、電子、食品等領域。全市現存日本世界500強投資項目30個,涉及本田汽車、伊藤忠商事、豐田通商、豐田汽車、三井物產、日立、電裝、永旺、住友商事、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JFE)、三菱商事、旭化成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日本制鐵集團公司、夏普等世界500強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