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罘區委書記李良
2021年,芝罘區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以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做強人才鏈,獲評山東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高端才智引聚實現新突破,引進大專以上人才11491名,數量居全市首位,其中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40名。人才和平臺培育取得新成效,自主培育國家級重點工程人才實現突破,新增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省級以上創新平臺6處。人才發展環境得到新優化,成立深藍人才發展集團,全市試點高層次人才服務標準化建設,人才工作經驗在省級以上平臺宣傳20余次。2022年,芝罘區將搶抓人才“第一資源”,錨定市委“1+233”工作體系和“12335”中心城區建設格局,把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作為全區人才工作的主線,為加快推動芝罘突破蝶變提供智力支撐。
一、堅持黨管人才,凝聚工作合力。健全完善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優化升級人才政策,實施書記人才項目制度,壓實“一把手”抓“第一資源”責任。將人才工作納入全區365督考平臺,制定差異化考核辦法,建立月度通報、季度例會、半年總結、年終評比制度,強化成員單位主動履職積極性和協同引才戰斗力。發揮區屬人才集團作用,運用市場化手段引進培養本地規劃、金融等領域人才。

煙臺籍高層次人才論壇
二、堅持產才融合,提升引才實效。圍繞建設金融、商貿、文旅、數字經濟、新興產業五個區域性中心,細分產業領域建立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結合,辦好創新創業大賽、產才交流對接活動,精準引進與芝罘產業發展相適應、相匹配、相契合的人才,對急需頂尖人才,探索一事一議、一人一策,推動實現“引進一名人才、帶領一個團隊、做大一個產業”的“葡萄串效應”。年內引進10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30名博士、500名碩士、1.2萬名大學生。
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應急安全產業高峰論壇
三、堅持精準培育,激發創新活力。放大人力資源、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示范效應,持續招大引強,擦亮國家級園區金字招牌。加快技術創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創新平臺建設,年內培育省級以上創新平臺5處以上,市級以上獨角獸、瞪羚等高成長企業10家以上。抓好國家、省、市重點人才工程申報,年內培育市級以上高層次人才10名以上。實施“區校合作聯盟計劃”,深入推進與山東工商學院等駐煙高校合作,建立“企業研發機構+地方院校+名校名院名所”合作鏈條,實現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緊密融合。
四、堅持周到服務,優化人才環境。放大中心城區服務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人才發展和服務體系,健全完善人才服務專員制度,成立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服務聯盟,探索設立區級創新創業投資基金,拓展“人才貸”“人才保”等金融服務。打造青年人才創業生態社區,構建“購、租、補”三位一體的人才安居體系,在事業生活等各方面為人才提供個性化優質服務,讓各類人才在芝罘感受溫暖、安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