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8月24日訊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煙臺市外貿進出口增長12%,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39.2%,占比超過六成。亮眼數據的背后,是我市扶持中小外貿企業保訂單、搶市場的結果。

雪圣電器是萊州市一家空氣凈化設備生產商,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持續的疫情導致行業競爭加劇,企業利潤率明顯降低。為了破解困局,雪圣電器加大了老舊設備自動化升級力度,并與英國的達爾文公司展開合作,聯合開發新技術。

山東雪圣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忠軍:性能已經達到了全球絕對領先的技術水平,我們目前正在進行量產前的準備,需要投入大量的場地、設備、模具以及高端技術人才的引進,我們預估,第一個階段我們的投資就要至少在2000萬以上。
大筆投入讓企業資金捉襟見肘。關鍵時刻,當地金融部門引導企業通過“魯貿貸”彌補資金缺口,以政府專項風險補償資金為貸款增信手段,由保險機構提供出口信用風險保障,由承辦銀行——恒豐銀行放大一定倍數后發放1000萬元貸款,支持企業融資需求。

恒豐銀行煙臺萊州支行行長姚燕:這家企業剛剛被認定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產品科技含量高,具有良好的成長發展潛力。而且也符合“魯貿貸”要求的條件,所以我們進行了貸款。
經過恒豐銀行前中后臺的協同聯動、快速審批,不到一個周,企業就拿到了這筆貸款。山東雪圣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忠軍:在貸款利率方面,給我們優惠了50個基點,降低了我們的融資成本,真是的非常感謝。

煙臺是山東外貿大市,做好外貿進出口工作不僅是政治任務,更是穩經濟、穩就業的有效手段。今年以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從優化外貿營商環境和配齊發展要素入手,幫助企業保訂單、搶市場、提效率,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在山東港口煙臺港國際集裝箱碼頭,滿載跨境電商產品的貨車通過智能卡口,后臺系統可以自動完成海關監管手續,直接裝船、出口韓國,通關效率比原來大幅提升。
山東壹海倉跨境物流公司經理孫銘君:以前我們需要查驗科去遞單子,然后關員到現場來作業,然后我們再到物流監控科來進行對轉關單的一個核放,接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現在有了這套系統以后,一個集裝箱進港到放行大約只需要十分鐘的時間。

今年,我市認真貫徹山東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37條舉措,進一步深化通關全鏈條業務改革,提升口岸信息化水平。煙臺海關駐港口辦事處副主任王平:海關一系列智慧化監管系統上線以后,貨物過卡口即可實現關鎖驗核、數據核銷、海關放行等多個海關監管動作。再采用海關推廣的提前預約“抵港直裝”模式,從卡口直接運抵碼頭前沿裝船,流程從串聯改為并聯,為企業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同時,港口與海關、海事、邊檢等口岸單位加強協調對接,實現信息互聯互通,通關時效進一步提升,今年1-7月,山東港口煙臺港對韓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6.1萬標箱,同比增長12.6%。山東港口煙臺港生產業務部部長李濤:我們目前已經開通了煙臺到韓國仁川等港口的集裝箱航線,每周能有13班,貨物信息、堆場信息全部集成到我們統一的一個信息管控平臺上,第一時間將我們的信息能夠同步的傳遞給海事、海關等產業部門,進出港的時間還有作業單證辦理時間壓縮了50%以上。今年我市重點圍繞挖掘進出口潛力、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穩市場主體保訂單三個方面出臺十五條措施,為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外貿企業保駕護航。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7個月,煙臺市進出口總值為2693.2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長12%,其中,出口1623.2億元,增長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