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母網9月2日訊(YMG全媒體記者苗春雷通訊員滿劍波)市農業農村局將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持真抓實干,靶向精準發力,推動解決一批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扎實做好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
樹牢宗旨意識,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市農業農村局將堅持人民至上,在“三個深入”中厚植為農服務情懷。深入學習連民心。堅持嚴字當頭、實字托底,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尋根源、找不足,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整治涉農領域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通過“三會一課”“每周課堂”等方式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論述,增強宗旨意識、轉變工作作風、改進服務態度、提升工作質量。深入排查解民憂。持續開展大走訪大調研活動,采取“四不兩直”方式,走進田間地頭、農戶家中,起底式排查梳理農民群眾訴求和基層反映的難點堵點問題。特別是要重點關注困難群眾,建立“1+4”防返貧動態監測督控工作體系,與36個行業部門實現信息共享,確保應納盡納、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深入整治暖民心。嚴格對照4個方面逐項梳理30余項惠農政策,共自查出8個方面問題。能短期整改的3個方面,實行領導包案、現場督辦,立即整改、定期清零;不能立行整改的5個方面,建立了臺賬,明確了責任,堅持每月調度、定期督導、限期解決,最終以群眾滿意為評判標準,高質量完成整改工作,真正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心坎上。
堅持真抓實干,切實解決農民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市農業農村局將踐行“三明三強”大會精神,在“三個下沉”中增強服務能力、破解民生難題。推動力量下沉。以“學典型,當先鋒”為主題,以64名“鄉村振興先鋒”為榜樣,開展“1+2+N”百名干部走基層辦實事活動,安排100名干部包聯200個村莊,每村征集發展問題和意見建議。目前已排查出問題9類,市級問題4條、區市問題111條;共征集意見建議402條。推動工作下沉。建立農業農村系統干部能力提升“1+4”體系,圍繞鄉村振興1個重點核心,緊扣安全生產、農業技術、村級管理、農業執法等4個領域開展專題培訓,組織干部到果園田地、畜禽場舍等一線崗位“察民情、解民憂、辦實事、提素質”,共舉辦專項活動10余場次,解決民生實事70余個。推動服務下沉。開展“愛才助企·暖心服務”活動,建立人才建議征集機制,下足氣力解決企業招人難、招才難問題。目前,已建立“市+縣+企業”人才服務鏈條5條,組織15家龍頭企業發布優質崗位106個,落實干部進企服務專崗350人次。
靶向精準發力,深入推動民生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常態長效。市農業農村局將立足當下改、長久立,做好結合文章,在“三個持續”中推動專項整治向縱深發展。結合清廉標桿城市建設,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聚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美麗宜居鄉村建設、農資監管等與群眾關系密切的領域,利用實地走訪調研、12345熱線、來信來訪、網上民聲、問政煙臺等渠道,及時了解涉農廉政輿情線索,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滿意度。結合鄉村建設行動,持續深化農村“三資”管理問題專項整治。鞏固拓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攻堅成果,集中排查整治農村集體的資產資源、債權債務、經濟合同和財務收支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抽查比例不低于總村數的10%。選定4個區市開展規范農村產權交易流轉試點工作,探索搭建“市、縣、鄉、村”四級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體系,保障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權益。結合綠劍護農行動,持續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嚴格落實農業農村部“三項制度”,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執法培訓,全面提升農業執法隊伍的綜合素養。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針對農產品種植養殖過程中質量安全管控不規范、違法使用禁用藥物和非法添加物、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重拳出擊,目前,已立案查處涉農領域違法行為37起,已結案30起,向縣市區移交案件43起,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通過沉一線、走基層,轉作風、抓整改,著力解決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干好一件件好事,辦實一項項實事,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交上一份合格的民生答卷,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民生領域專項問題整治接受社會監督,監督電話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