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10月11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潔 通訊員 王凱 王虹翔)聚焦公共文化提質、文化品牌打造和優質文化供給,聯動區級文化場館、鎮街文化站館、村居(社區)文化服務中心,打造“15分鐘文化生活圈”。
文旅發展融入新區戰略,按照“完善一套規劃、設計一套場景、形成一套包裝”“激活存量、做精增量、補足能量”“區域融合、產業融合、力量融合”的實施路徑,叫響“人間仙境黃渤海”文旅品牌,為未來發展注入無限可能。
閱讀一座城市,需要放慢腳步去感受她的風景和故事,用心觸摸她的脈搏和靈魂。文旅,恰恰是一扇絕佳的窗口。
剛剛過去的夏天,煙臺黃渤海新區火了:2022煙臺國際葡萄酒節在八角灣國際會展中心啟動,全世界叫響“煙臺,讓世界微醺!”,隨即萬米金沙灘、望角廊橋、“戀煙臺”水晶禮堂、“深呼吸”鯨魚雕塑、葡萄莊園……諸多文旅元素驚艷登場,吸引眾多海外媒體、網紅達人、市民游客前來打卡。
每一次閃耀亮相,都離不開千百次的精心打磨。煙臺黃渤海新區搶抓“北緯37°黃金海岸”建設機遇,按照“美學城市、顏值經濟、藝術海灣、網紅文旅”的發展思路,正在加快建設中國北方重要的特色文化高地和濱海旅游度假目的地。
文化惠民
點亮群眾多彩生活
“藝術點亮鄉村”暨“一村一場戲”惠民展演,連日來在全區文化廣場、田間地頭火熱上演;流動圖書服務車開進社區村居,開啟一場場別開生面的“沉浸式”閱讀體驗;百余名學員興高采烈地踏入青少年宮各類興趣班,開始秋季新學期課程;孫其峰書畫展“十一”開展,邀市民共賞墨韻大好河山……在黃渤海新區,不斷豐富的公共文化供給,滋養著群眾的精神生活,塑造著城市的文化氣質。
“為使群眾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我們從區級、鎮街、村居(社區)三個層面打造了立體化、網格化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黃渤海新區工委宣傳群團部負責人表示,福萊山市民文化公園擁有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宮等7個單體建筑及露天劇場等10余個主題廣場,是黃渤海新區重點打造的綜合性、多功能大型文化中心,公共文化服務場館輻射力和服務能力日益增強。
公共文化觸角延伸到基層,極大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全區4個鎮街均建成包含圖書室、共享工程服務室(點)、培訓室、活動室、演藝廣場“四室一場”的綜合文化站。村居(社區)層面,全區村居(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部達標,基層文化設施的規模和檔次全面得到加強。建有6個城市書房、53個圖書流通服務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基層文化設施提檔升級的同時,黃渤海新區著力打造公共文化活動品牌。舉辦讀書節推廣全民閱讀;培育“福萊山百姓大舞臺”“我們的節日”“紅色文藝輕騎兵”“大家美術館”“精彩非遺”等數十個文化品牌,讓一場場民俗與藝術融合的文化惠民活動,不斷浸潤人心、助推發展。
文化惠民永無止境。“聚焦公共文化提質、文化品牌打造和優質文化供給,聯動區級文化場館、鎮街文化站館、村居(社區)文化服務中心,打造‘15分鐘文化生活圈’。”工委宣傳群團部負責人說,著力讓公共文化服務更貼心、更暖心,文化產品日趨多樣、質量更高,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獲得感更加充實。
培育精品
加快崛起文旅新高地
今年3月,萬松浦·海岬大講堂工作室在煙臺黃渤海新區揭牌成立,一系列高端文化學術活動將陸續在新區拉開帷幕。按照打造經濟、文化“雙高地”的戰略構想,吸引高端文化資源、文化名人進區發展,引領全區文化高地建設,推動城市品質全面提升。設立萬松浦·海岬大講堂,將共享國內知名的萬松浦書院、魯東大學張煒文學研究院高端文化學術活動,為文化高地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無獨有偶。由黃渤海新區工委宣傳群團部、公安分局,煙臺廣播電視臺聯合拍攝的電影《見習警官》《獨自追蹤》前段時間殺青,即將在央視六套播放。這兩部電影取景以黃渤海新區為主,視覺化、藝術化展現全區美麗風光、高品質城市形象、宜居宜業宜游投資環境,將對新區宣傳推廣起到重要作用。
“這些高端的文化資源無形中賦予新區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也是我們發展文旅產業的重要根基和依托。”工委宣傳群團部負責人說,經過近年的精心培育,黃渤海新區文旅融合型的文化精品呈現“百花齊放”局面:《煙臺傳》正式發行,是煙臺的首部城市傳記,打開了讓世界了解煙臺的又一重要窗口;2022煙臺國際葡萄酒節啟動,逐步為煙臺國際葡萄酒城積累文化品牌、文旅產品和公共藝術作品,帶動會展文旅快速發展;山東省文聯磁山藝術實踐基地揭牌,將省內高端文化藝術資源直接注入新區;吸引煙臺雕塑家協會入駐新區,建立全市首個雕塑藝術博物館;推動成立建區以來首個民間劇團——滿庭芳京劇團;膠東五市攝影展、“新區印象”油畫創作活動、“發現新區之美”攝影短視頻征集活動持續推進,涌現一大批高質量作品;先后邀請楊曉陽、曾來德、方力鈞、蔡超等國內一流藝術家來區辦展,讓市民在家門口享受藝術盛宴,大幅提升區域文化影響力和競爭力。
打造書香新區、培育文學新區、建設藝術新區,這是黃渤海新區圍繞打造群眾滿意又獨具特色的文化新高地提出的三條重要路徑。今后,黃渤海新區將深入實施全民閱讀工程,讓閱讀走進企業、商家和千家萬戶,推出《黃渤海傳》《黃渤海文學作品集》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文藝原創精品,不間斷舉辦藝術展覽活動,促進文化事業實現更高質量蓬勃發展。
優勢凸顯
文旅發展融入新區戰略
近年來,黃渤海新區文旅資源優勢逐步凸顯。亞東文創園由老廠區改建而成,是集工業歷史、特色餐飲、娛樂休閑、文藝展覽等多業態于一體的打卡地。后沙廣場、揚帆廣場建成啟用,時光塔、海星天地獲國際建筑大獎,晉升為新一代攝影愛好者聚集地和網紅打卡地。古現街道將借助煙臺國際葡萄城建設契機,打造古現里文旅小鎮,講好王懿榮、魯菜文化等本土故事,創新融入文創、康養等現代元素,打造文旅產業發展新地標。
如今,文旅發展融入新區戰略,按照“完善一套規劃、設計一套場景、形成一套包裝”“激活存量、做精增量、補足能量”“區域融合、產業融合、力量融合”的實施路徑,叫響“人間仙境黃渤海”文旅品牌,為未來發展注入無限可能。依據新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黃渤海新區將修訂完善“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十四五文旅產業發展規劃”,做足“北緯37°黃金海岸”文章。做強精品大項目,瞄準頭部文旅集團加大招商促成優質文旅項目落戶。此外,加快與蓬萊區文旅融合進程,做到聯合策劃包裝、聯手對外推介、旅游客群共享,實現優勢互補、融合發展、雙方共贏。
文旅融合的新畫卷徐徐展開,今年就有大動作。黃渤海新區啟動煙臺國際葡萄酒城項目,與煙臺八角灣新城緊密相連。項目定位為以萬畝山海酒境打造亞洲頂級葡萄酒卓越門戶區,建成后將有效串聯整合全市葡萄酒產業資源,帶動文旅小鎮集聚區建設,打造亞洲葡萄酒卓越門戶區和煙臺產城高度融合示范區。
看!新區之下,文旅產業將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深度融合發展,讓“詩”和“遠方”實現更好聯結,進一步滿足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