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2月22日訊 土地,是項目建設中的核心資源要素。如何保障建設項目盡快落地施工,實現土地“即供即用”呢?來看煙臺市在“標準地”出讓方面的探索。
眼下,在萊州銀;ぎa業園,總投資2.4億元的煙臺致美化學項目工程主體建設已完成60%,計劃今年5月投產,項目從簽約落戶到拿地用時不到5個月。

煙臺致美化學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 姜春香:原料進到國內以后,現在都堆在倉庫庫存著。這一次要不是說入園企業辦理這么一個項目,時間很可能1年多辦下來。
項目跑出加速度,得益于當地“標準地”出讓改革。長期以來,受環評、能耗等多方面評估影響,化工企業需要經過11道手續才能拿地。為突破這一瓶頸,萊州在銀;@啟動“標準地”出讓改革,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對擬出讓的園區土地進行“標準地”區域評估。

萊州銀;ぎa業園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周冰:提前編制了園區環境影響評價、壓覆礦評估等11個評估評價報告,降低了企業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
但是,企業拿地后,在正式開工之前,還得經過規劃、測繪等4項程序。在“標準地”出讓中,當地積極推行多測合一、多驗合一、容缺審批等有效措施,致美化學從土地出讓手續辦理完畢到獲得施工許可證,僅用了15個工作日。除了致美化學,這一次還有5家企業也實現了拎包入住園區。
萊州市土地儲備中心主任郝琳:截至目前,該市共組織標準地出讓23宗,面積1353畝,我們將“標準地”出讓、拿地即開工與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不動產證四證齊發深度融合,助力工業項目高質量發展。

政府事先定標,讓土地“自帶嫁妝”出嫁;企業對標競價,清楚知道所“娶”何地,按標施建;項目建成后,政府再對標驗收。而為了讓“標準地”發揮最大效益,煙臺市還從項目容積率、能耗、畝均產值、畝均稅收等方面設定準入標準,確!皹藴实亍鄙隙际呛庙椖。煙臺黃渤海新區就創新推出新型產業標準地試點,在現有工業項目“標準地”基礎上,要求企業除了承諾要達到畝均投資、規劃設計條件等常規性指標以外,還要滿足研發支出占比、研發人員占比兩項指標,進一步凸顯研發創新導向。據統計,去年該市共出讓“標準地”165宗,總面積1807.17公頃,排名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