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淄博7月19日訊 (記者 趙竹建)淄博,一個最近火出圈的城市。
在被眾多網友奉為中國最“接地氣”的市政府——淄博市政府屋頂上,一排排藍色的光伏電板整齊排列,在烈日照射下,正源源不斷地產生清潔電能。
公共機構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如何運作、有何效益?帶著問題,記者近日走進淄博市委會議中心、淄博市人民政府文印中心、淄博市文化中心三個公共機構分布式智能光伏電站現場一探究竟。

在淄博市人民政府文印中心屋頂,記者看到,該項目采用屋頂水泥配重塊鋪設的方式,一塊塊鋪開。“利用這里的閑置屋頂,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光伏板的鋪設,建設容量45.36千瓦,年均發電量約4.95萬千瓦時,25年可節省標準煤約397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142噸,減少碳粉塵329噸,等效植樹約4500棵。”負責該項目的山東齊盛佳新能源有限公司運營經理黃川介紹說。

據悉,該項目所發電量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即所發電量優先保障政府辦公樓用電需求,多余電量饋入電網。黃川說:“淄博市委會議中心、淄博市人民政府文印中心兩個項目相隔較近,都是在傳統的老式辦公樓頂加裝,雖然面積都不算太大,但在滿足市場主體基本投資收益的同時,也能減少辦公樓的電費支出,真正實現了多方共贏,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隨后,記者一行又來到了淄博市文化中心屋頂光伏項目,該項目建設容量3197.88千瓦,是三個項目中最大的一個。在明媚的陽光照耀下,文化中心屋頂數百塊光伏電池板整整齊齊、熠熠生輝,煞是壯觀。據黃經理介紹,該項目年均發電量約349萬千瓦時,25年可節省標準煤約28037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0512噸,減少碳粉塵23250噸,等效植樹約31900棵。在光照條件充足的情況下,淄博市文化中心屋頂光伏項目可基本滿足文化中心在白天的用電需求。
同時,這三個公共機構電站的發電情況,可通過智能光伏電站智慧管理平臺實現24小時實時監控。一天發了多少度電?光伏電板哪里運行存在問題?智慧平臺對每一個光伏電站運行實時監控、智能預警、實時告警、發電分析、視頻監控及運維管理,保障電站在全生命周期內的安全穩定運行,幫助電站提高發電效率,延長發電設備使用壽命,實現電站收益最大化。
淄博市公共機構屋頂光伏開發模式的積極探索,契合國家雙碳戰略,除了能夠有效節約能源,更重要的是公共機構項目的成功實施,能夠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在全社會大力推廣與倡導光伏發電,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機統一。
近年來,淄博市始終堅持以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為引領,積極推動公共機構光伏發電等多個綠色低碳項目,同時,在全省率先出臺《減碳降碳十大行動方案》,大力實施“六大減排工程”“六大能源工程”和新一輪“四減四增”行動,前瞻布局氫能、光伏、儲能等新能源新環保產業和未來產業,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呈現趨勢性、關鍵性、轉折性變化。
紅色,是淄博燒烤火苗跳躍的顏色,而“綠色”則是淄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