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東在線濟南7月19日訊(記者 王向榮 攝影 李剛)熊貓MINI萌動可親,十分搶手,這款誕生于吉利汽車濟南基地的純電動新能源微轎,匯集了吉利最先進的制造技術,可實現沖壓0偏差、焊接100%自動化、涂裝0污染、100%大數據總裝以及品控0缺陷的智造新標準。7月19日,“‘綠’動齊魯 ‘碳’路未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吉利汽車濟南基地,探訪科技吉利4.0高端制造工廠,一起迎接熊貓MINI的“誕生”。
位于濟南高新區的啟征新能源汽車(濟南)有限公司,是吉利汽車集團一級子公司。工廠于2021年6月份開工建設,僅用18個月完成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比原定工期縮短一半,創造了吉利新基地建設的新速度。工廠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及工藝,代表了國內汽車行業的領先水平,是集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為一體的現代、綠色工廠。


吉利汽車濟南基地副總經理李從根介紹,工廠占地面積725畝,建筑面積35.7萬平方米,總投資42億元,具備年產1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能力。生產線可實現3平臺4車型共線生產,先進生產設備2000余臺套。“目前在產兩款車型,分別為A00級熊貓MINI純電動新能源微轎;A+級充換一體跨界轎跑。”
工廠以現代化、綠色化為標準,規劃建設了沖壓、焊裝、涂裝、總裝車間。
沖壓車間總建筑面積約為1.4萬平方米,主要承擔乘用車車身沖壓件的生產制造任務。生產線采用國際一流企業產品,運用整線防塵降噪、自動化搬運、一鍵換模等先進技術,成品運輸采用AGV運輸系統,是國內領先的沖壓生產線。
焊裝車間建筑面積4.5萬㎡,主要負責白車身焊接組裝與四門兩蓋的裝配調整工作,是整個白車身骨架構建的重要環節。車間配備180臺世界領先的KUKA機器人,實現焊接自動化率100%,包含有點焊、螺柱焊、激光熔焊、拉鉚、滾邊、壓機包邊、自動涂膠、涂膠在線檢測、激光在線檢測等9種先進制造工藝,可滿足3平臺4車型柔性混線生產能力。
總裝車間建筑面積約6萬㎡,作為吉利最先進的4.0工廠之一,生產線采用S型布局,可兼容2個不同平臺3款車型混線生產,生產節拍為35JPH/小時,在軟件方面采用ANDON、MES等系統來保證裝配效率及質量。該車間是一個以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為特色的質量領先、精益高效、節能環保的一流標桿車間。
智能化工廠,供應鏈是重要一環。工廠采用AGV+SPS智能物流系統,AGV小車將裝配所需的物料精準送達每一個工位,一車一料。高效、智能的同時也可保障車輛裝配過程的準確性。AGV小車采用頂部牽引形式,配合SPS小車實現同步物料配送,具備自動脫掛扣和在線自動充電的功能。SPS是set parts supply,配送形式來源于醫院配藥的模式,護士在工作間按照病人的醫囑,按需把各類藥品選出來并進行分裝,避免病人錯服、漏服,這和吉利汽車濟南工廠一車一料的理念完全一致。整個作業過程井井有條,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如果出現障礙物,機器人可以紅外感應,緊急避讓,實現了智慧工廠的智能化管理。


一臺臺下線的熊貓MINI靈動可愛,引得采訪團記者們圍觀拍照。李從根介紹,熊貓MINI分為續航120KM及續航200KM兩個配置,均具備快充功能,快充模式下電量30%到80%只需30分鐘。可以說,充電快、易停車、顏值高、配置高,適合大部分消費群體。
另一款充/換電A+級跨界轎跑,續航500-600KM,70秒以內可完成換電,并且換電過程智能化、無人化,快充完成時間僅需25分鐘以內。
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濟南市出臺三年行動計劃,今年年底初步形成具有國內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生態圈,到2025年底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吉利汽車濟南基地的建設和投產,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幫扶,濟南市高新區還開展產業鏈招商,為工廠招引7家配套商,對整車廠提質增效、擴大產能,提供了有力支持,另一方面,通過產業鏈融合拉動,助推濟南市工業強市戰略。
在濟南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賽道上,吉利汽車濟南基地將繼續保持創新速度,助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