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8月25日訊(記者 王向榮 李剛 金鑫 通訊員 郭傳義 姜乾)在煙臺黃渤海新區天山路與珠江路交界處,正在開展室外綠色施工和室內家具安裝的萬華人才中心,是山東省最大規模的“近零能耗”建筑群,共有9棟公寓樓以及學術報告廳、體育館、圖書館等12個單體,最多可容納4000人。8月底這里將達到入住條件,10月底正式投入使用,萬華員工將在“近零能耗”建筑里開啟“近零能耗”生活。

建筑群如何做到“近零能耗”?萬華化學集團建筑市場負責人晉艷麗介紹,“項目從內到外,均采用低碳環保的綠色建造技術,可實現本體建筑節能率達90%以上。”
綠色材料也是助力項目“近零能耗”的重要抓手。萬華最新自研的高效聚氨酯全圍護結構體系,應用在墻體保溫、隔聲、防水上,保溫效果是普通樓房的3倍;應用在門窗上,節能效果比普通門窗提升一倍。

屋頂安裝光伏板,室內配置地源熱泵中央空調、太陽能熱水,在可再生能源技術利用上,萬華人才中心實現了室內、室外的有機結合。在體育館屋頂,還安裝了碲化鎘發電玻璃,比起傳統的單晶硅光伏玻璃吸光率超90%,即便在陰雨天氣,也不受影響。所發的電不僅可供應建筑日常用電,還能并入電網增加一筆“綠色創收”。
通過智能一體化管理,還能實現室內四季恒溫、恒濕、恒氧、恒潔、恒靜,達到五恒舒適居住效果,想想就令人羨慕。
“整體建筑測算下來,我們的運行能耗扣除可再生能源的話,大概每平米每年消耗量為50度電,比常規建筑能源消耗降低60%以上。預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合計超過1萬噸。”晉艷麗說。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建筑碳排放總量占全國碳排放比重高達51.3%,在所有行業中處于首位。大力推進綠色建筑,對于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煙臺黃渤海新區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發展,全區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逐年提高,近三年建設綠色建筑面積692.33萬平方米,累計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322.24萬平方米,規模居全市前列,為城市發展厚植低碳生態底色。
萬華人才中心項目是萬華化學積極響應國家碳減排戰略,打造綠色低碳樣本的又一積極嘗試,同時也是萬華化學建筑節能創新材料在近零能耗領域的體系化應用實踐,對于煙臺市乃至全國范圍近零能耗建筑發展具有積極示范意義。
下一步,煙臺黃渤海新區將以萬華人才中心為引領,推廣使用高效聚氨酯保溫材料、低碳節能幕墻、光伏發電等節能技術和環保產品,打造煙臺市首家“零碳社區”。